《共產黨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提出的“十條綱領”:具體革命措施與巴黎公社的經驗修正

《共產黨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在第二章末尾提出了十條具有過渡性質的革命措施。本文深入解讀這些綱領(如累進稅、廢除繼承權、生產資料國有化),並探討馬克思根據巴黎公社(Paris Commune)經驗所作的對“國家機器”的重大修正,理解無產階級奪取政治統治權的道路,並歡迎您通過8values 政治測試來探索自己的意識形態。

《共產黨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提出的“十條綱領”:具體革命措施與巴黎公社的經驗修正

《共產黨宣言》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是卡爾·馬克思(Karl Marx)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於1848 年2 月共同撰寫的綱領性文件,它被公認為歷史上最具影響力的政治文獻之一。這部著作的核心思想基於歷史唯物主義(Historical Materialism),強調經濟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以及必然由此產生的社會結構,是該時代政治的和精神的歷史所賴以確立的基礎

《共產黨宣言》不僅系統地闡述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揭示了階級鬥爭是迄今為止所有歷史的驅動力,也為無產階級(the proletariat)提供了實現自身解放和建立新社會的具體行動綱領。共產黨的理論可以概括為一句話:消滅私有製( Abolition of private property )。這裡的目標是廢除資產階級私有財產(bourgeois private property),而非個人勞動所得的財產。

無產階級奪取政治統治權:過渡期的“專制措施”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中明確指出,無產階級革命的第一步是使無產階級上升為統治階級,奪取政治統治(political supremacy)。通過贏得民主的勝利(win the Battle of democracy ),無產階級將利用其政治統治,一步步地(by degree)奪取資產階級的全部資本。

無產階級統治階級會將所有生產工具(instruments of production)集中在國家手中,即集中在組織成為統治階級的無產階級手中,並儘可能快速地增加全部生產力。

當然,在開始階段,這不能不通過對所有權和資產階級生產關係採取專制的干涉(despotic inroads )來實現。這些措施在經濟上可能顯得不足和站不住腳,但它們在運動過程中會超越自身,不可避免地對舊的社會秩序進行徹底革命。

《共產黨宣言》提出的具體“十條綱領”解讀

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產黨宣言》第二章的末尾提出了在最先進的國家可以普遍適用的一系列措施。然而,正如《共產黨宣言》本身所指出的,這些原理的實際運用,隨時隨地都要以當時的歷史條件為轉移

以下是《共產黨宣言》中提出的十條綱領

  1. 剝奪地產,把地租用於國家支出(Abolition of property in land and application of all rents of land to public purposes)。
  2. 徵收高額累進所得稅( A heavy progressive or graduated income tax )。
  3. 廢除一切繼承權( Abolition of all right of inheritance )。
  4. 沒收一切流亡者和叛亂者的財產( Confiscation of the property of all emigrants and rebels )。
  5. 通過擁有國家資本和獨享壟斷權的國家銀行,把信貸集中在國家手中(Centralisation of credit in the hands of the State, by means of a national bank with State capital and an exclusive monopoly)
  6. 全部運輸和交通工具集中在國家手中(Centralisation of the means of communication and transport in the hands of the State )。
  7. 增加國家工廠和生產工具,按照共同的計劃開墾荒地和改良土壤(Extension of factories and instruments of production owned by the State; the bringing into cultivation of wastelands, and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oil generally in accordance with a common plan )。這一條旨在實現生產資料的國有化和集中管理。
  8. 實行普遍勞動義務制(Equal liability of all to labour ),並在農業方面建立產業軍(establishment of industrial armies )。
  9. 把農業和工業結合起來,促使城鄉差別逐步消滅(Combination of agriculture with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gradual abolition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own and country)。
  10. 對一切兒童實行公共的和免費的教育(Free education for all children in public schools)。同時取消兒童在工廠中的勞動。把教育和工業生產結合起來。

這些綱領體現了無產階級在奪取政權後,旨在打破舊的階級和財產關係,並以集體、有計劃的方式組織社會生產的初期設想。

巴黎公社(Paris Commune)的經驗與“國家機器”的修正

《共產黨宣言》自問世以來,經歷了一系列歷史事件的檢驗,其中最重要的是1871 年的巴黎公社。公社是無產階級第一次掌握政治權力(political power)的嘗試,雖然只持續了兩個月。

馬克思和恩格斯將《共產黨宣言》視為一份歷史文件( historical document ),因此沒有對其原始文本進行改動。然而,在1872 年德文版《共產黨宣言》的序言中,他們明確指出,由於25 年來現代工業的巨大發展、工人階級組織化程度的提高,以及從巴黎公社獲得的實踐經驗,這份綱領在某些細節上已經過時(antiquated)了。

其中,公社的經驗特別證明了一點“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ready-made state machinery),並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在公社之前,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無產階級可以利用既有的國家機器來過渡到社會主義。然而,巴黎公社的實踐揭示了無產階級必須打碎或摧毀(break)舊的資產階級國家機器,並建立代表無產階級利益的新政權。

馬克思將公社描述為一場“反對國家本身的革命” (a revolution against the state ),即社會重新吸收國家權力,作為社會自身的活的生力軍(society as its own living forces )。公社的本質是一個工人階級的政府,是工人階級反對資產階級鬥爭的產物。

因此,對“十條綱領”的實際運用,需要根據新的歷史經驗,特別是巴黎公社提供的經驗教訓,對國家權力的性質及其掌握方式進行根本性的重新思考。這次修正被認為是馬克思關於無產階級專政(dictatorship of the proletariat)理論的重要發展。

歷史意義與當代啟示:超越時空的理論光芒

儘管《共產黨宣言》(Communist Manifesto)是一份具有歷史局限性的文獻,但其所闡述的一般原理( general principles )至今仍是正確的。它提出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即社會歷史由階級鬥爭推動,以及資本主義最終必然被取代的論斷(“資產階級的滅亡和無產階級的勝利是同樣不可避免的”),在今天依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

例如,在2008 年全球金融危機(global financial crisis)爆發後,《共產黨宣言》以及馬克思的巨著《資本論》(Das Kapital)的銷量均出現飆升,這表明許多西方民眾對資本主義(capitalism)弊端的信念產生了動搖。這種現像從側面印證了《共產黨宣言》對分析資本主義缺陷和人類發展道路仍具有現實意義。

《共產黨宣言》的終極目標是建立一個“聯合體” (association ),在那裡, “每個人的自由發展是一切人的自由發展的條件”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each is the condition for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all) 。這一富有遠見的願景,至今仍啟發著尋求社會公正和個人解放的運動。

馬克思和恩格斯通過不斷修正理論以適應新的歷史條件,展現了科學社會主義的自我批判和自我革新精神。這種精神也提醒我們,理解任何政治意識形態都不能脫離其具體的歷史背景和發展實踐。

如果您對政治價值觀和意識形態的分類感興趣,我們建議您使用8values 政治價值觀傾向測試,8 values 測試將幫助您更好地理解各種政治立場(可參考8values 所有結果意識形態),包括對《共產黨宣言》中討論的平等、自由和集體主義等核心價值的理解。更多內容可訪問我們的官方博客

原創文章,轉載必須註明出處(8values.cc)並附帶本文原文鏈接:

https://8values.cc/blog/communist-manifesto-ten-points

目錄

5 M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