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中的 27 项控诉:美国革命对英王乔治三世的暴政指控

深入解读《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中针对英王乔治三世的 27 项具体控诉。了解殖民地人民如何基于“被统治者同意”的原则,揭露英国暴政,争取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探索这些控诉对现代政治价值观和8Values 政治意识形态测试的深远影响。

《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 中的 27 项控诉:美国革命对英王乔治三世的暴政指控

《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不仅是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宣告脱离大不列颠王国独立(Great Britain)的文告,它更是一份深刻的政治哲学文献,阐明了新国家的目标与核心价值观。历史学家称其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文献”。

这份文件于 1776 年 7 月 4 日由第二次大陆会议(Second Continental Congress)在费城正式批准。虽然官方法律上的独立决议(李氏决议文,Lee Resolution)已于 7 月 2 日通过,但 7 月 4 日是国会通过这份公开解释其行动的文件的日期,因此成为美国独立纪念日。

殖民地人民在决定切断与母国的政治联系时,出于对人类舆论的尊重,需要 “将迫使他们走向分离的原因予以宣布” 。这份宣言的主体并非序言中那些振奋人心的哲学语句,而是针对现任英王乔治三世一长串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的罪状,这实际上是一份对英国暴政的“约 28 项控诉书”(roughly a 28-count indictment)。

控诉英国暴政的基础:自明之理的政治哲学

在详述具体控诉之前,必须理解《独立宣言》奠定的哲学基础,正是这一基础为推翻旧政府提供了正当性。宣言的序言中阐述了普遍接受的政治真理:

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证自明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unalienable Rights),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Life, Liberty and the pursuit of Happiness)。”。

宣言指出,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则来自被统治者的同意(consent of the governed)。任何形式的政府,只要破坏上述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并建立新政府

殖民地认为,虽然不应因轻微或短暂的原因而改变长期建立的政府,但当 “一长列的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a long train of abuses and usurpations) 一成不变地追逐同一目标,证明政府旨在将人民置于绝对专制统治之下时,人民便有权利,也有义务推翻它。

这种对政治哲学和合法政府的定义,直接引自约翰·洛克(John Locke)等启蒙思想家,并确立了政府权力必须受限、必须以保障个体权利和幸福为依归的核心政治价值观。这些价值观在今天,仍然是衡量政治立场的重要标尺,也反映了如8values 政治价值观倾向测试等工具所探讨的,个体在自由、权威、平等和进步等维度上的意识形态倾向。

独立宣言对乔治三世的 27 项具体控诉(27 Grievances)

《独立宣言》的控诉部分主要针对现任大不列颠国王乔治三世(King George III),并使用“他”(He)作为主语,指控其企图建立绝对的暴政(absolute Tyranny)。这些控诉反映了殖民地长达十年对英国帝国改革的抵抗,以及双方对殖民地在帝国中地位理解的不可调和的矛盾。

以下是宣言中详细列举的罪状,旨在向全世界证明殖民地人民脱离英国是基于 “必要性”

针对立法权和自治权的剥夺

  1. 拒绝批准必要的法律(Refused Assent to Laws):他拒绝批准对公共利益最有益和最必要的法律。
  2. 禁止通过紧急法律(Forbidden Laws of immediate and pressing importance):他命令总督在未获得国王同意之前,不准批准刻不容缓、至关重要的法律,即使批准,也拒绝理会。
  3. 拒绝立法权(Refused to pass laws):他拒绝制定对大批人民至关重要的法律,除非那些人民愿意放弃在立法机关中的代表权。
  4. 召集会议地点不便(Called legislative bodies at unusual places):他召集立法机构在异常、不便或远离其公共记录所在地的地方开会,目的是使他们疲于奔命,只为顺从他的意愿。
  5. 解散议会(Dissolved Representative Houses):他反复解散殖民地议会,因为它们坚决反对他侵犯人民权利的行为。
  6. 拒绝重建立法权(Refusal to re-establish legislative powers):在解散议会之后,他长期拒绝人民重新选举代表,导致立法权回归给人民,使殖民地面临外来侵略和内部动乱的危险。
  7. 阻碍人口增长(Endeavored to prevent the population):他竭力阻止各州人口增加,为此阻碍“外国人归化法”(Foreigners being naturalized)的执行,拒绝批准其他鼓励移民的法律,并提高新土地分配条件。

针对司法和军事权力的滥用

  1. 阻挠司法行政(Obstructed the Administration of Justice):他拒绝批准建立司法权力的法律。
  2. 操控法官(Made Judges dependent on his Will):他使法官的任期和薪金完全由他一人决定,以控制司法审判。
  3. 设立新机构和骚扰人民(Erected a multitude of New Offices):他设立大批新的官署,派遣大量官员到殖民地,骚扰我们的人民,耗尽人民财产。
  4. 未经同意的驻军(Standing Armies without Consent):在和平时期,未经我们立法机关同意,在殖民地驻扎常备军。
  5. 军事权力高于民事权力(Rendered the Military independent of and superior to the Civil power):他使军队独立于民事权力,并凌驾于民事权力之上。

勾结议会与非法立法行为

乔治三世被控“勾结他人”——这里含蓄地指英国议会(British Parliament)——使殖民地服从一种“既逾越于宪法,亦未经律令之认可”的司法管辖权。他御准了“虚有其表之议会所炮制之种种法案”,这些法案包括:

  1. 驻扎大军(Quartering large bodies of armed troops):在吾民中驻扎大军。
  2. 通过伪审判保护谋杀犯(Protecting them, by a mock Trial, from Punishment):以伪审判卵翼杀人犯逍遥法外,保护那些对殖民地居民犯下谋杀罪的英国士兵。
  3. 切断贸易(Cutting off our Trade with all parts of the world):切断吾民与他方之贸易往来。
  4. 未经同意征税(Imposing Taxes on us without our Consent)不经吾民同意即开征税赋。 (这直接违反了英国宪政中“无代表,不纳税”(No Taxation without Representation)的基本原则。
  5. 剥夺陪审团审判(Depriving us in many cases, of the benefits of Trial by Jury):多次剥夺吾民由陪审团听审之权益。
  6. 海外押送审判(Transporting us beyond Seas to be tried for pretended offences):押送吾民至海外,审以罗织之罪名。
  7. 废除邻省自由法制(Abolishing the free System of English Laws in a neighbouring Province):废止英式自由法制于一邻省(魁北克),立专制政府于其中,并扩展其疆域,作为样板与便宜行事之手段,用以推行相同之威权统治至各殖民地中。
  8. 夺取宪章,改变政府体制(Taking away our Charters, abolishing our most valuable Laws, and altering fundamentally the Forms of our Governments):夺吾民之宪章,废止我最具价值之律法并根本改变我政府体制。
  9. 中断立法(Suspending our own Legislatures):中断我之立法职能,而声称他们有权为我一切大小事宜立法。

战争罪与煽动行为

  1. 放弃政务和宣战(Abdicated Government here… and waging War against us):他抛弃此地之政务,声明吾民不在其保护之下,对吾民强加战争之重荷。
  2. 掠夺海域,残暴行径(Plundered our seas, ravaged our Coasts, burnt our towns, and destroyed the lives of our people):他掠夺我海域,践踏沿岸,焚烧城镇,残民以逞。
  3. 雇佣外国佣兵(Transporting large Armies of foreign Mercenaries):他刻正运来大批外籍佣兵(如黑森佣兵)以恣意屠戮、蹂躏、与妄为,其手段之虐酷与卑劣“几与最野蛮的时代毫无二致”,作为文明国家之元首,完全失格。
  4. 强征同胞入伍(Constrained our fellow Citizens taken Captive… to bear Arms against their Country):他强俘吾民于公海且武装之,以对其母国不利,强令其成为亲朋好友之刽子手,或被害者。
  5. 煽动内乱(Excited domestic Insurrections amongst us):他煽动内乱于吾民之间。
  6. 利用印第安人攻击边疆(endeavoured to bring on the inhabitants of our frontiers, the merciless Indian Savages):他图我开疆拓土之民;众所周知,未开化之印地安野人作战法则为不分男女老幼格杀勿论。

殖民地对英国同胞的谴责

在列举完所有对英王乔治三世的控诉后,宣言还包含一段对英国人民的谴责,这部分强调了殖民地在寻求独立前已尽力与英国“同胞”进行沟通,但均告失败。

殖民地代表指出,他们并非没有顾念“英国的弟兄”(British brethren),曾一再警告其立法机关企图施加“无理的管辖权”。他们呼唤英国同胞的“天生正义感和侠肝义胆”,恳请他们念在同文同种的份上,弃绝这些掠夺行为。

然而,英国人民对这种来自正义和血缘的呼声“一直充耳不闻”。因此,殖民地人民“迫不得已,不得不宣布和他们分离”,并决定以对待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的态度对待他们:“战时是仇敌,平时是朋友”。

庄严宣告:自由独立的诞生

在详尽列出和解释了这些控诉之后,《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的结语部分正式宣告了殖民地的政治决裂。

宣言总结道,面对如此长期的压迫与伤害,殖民地在经历“谦词请愿”(humble terms)却只得到“反复之伤害”之后,不得不顺应“必要性”而宣布分离。

“因此,我们,集合在大陆会议下的美利坚联合邦的代表,为我们各项正当意图,吁请全世界最崇高的正义:以各殖民地善良人民的名义并经他们授权,我们极为庄严地宣布,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是名正言顺地成为自由和独立的国家。它们解除效忠英国王室的一切义务,它们和大不列颠国家之间的一切政治关系从此全部断绝,而且必须断绝。作为自由独立的国家,它们完全有权宣战、缔和、结盟、通商和采取独立国家理应采取和处理的一切行动和事宜。”。

最后,签署人以最庄严的誓言相互承诺,以支持这份 《美利坚十三个联合邦一致宣言》 (The unanimous Declaration of the thirteen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为了强化这篇宣言,我们怀着深信神明保佑的信念,谨以我们的生命、财富和神圣的荣誉,相互保证,共同宣誓。”。

最终,共有56 位代表签署了这份文件。虽然大陆会议在 7 月 4 日通过并印刷了《宣言》(邓拉普单页版,Dunlap broadside),但大多数代表是在1776 年 8 月 2 日签署了正式誊写本(engrossed copy)。约翰·汉考克(John Hancock)以其豪迈的签名而最为人知。

《独立宣言》的深远影响与政治遗产

《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在获得独立后的最初几十年内,其控诉部分的重要性逐渐消退,但其序言中关于“人人生而平等”和“不可剥夺的权利”的语句,却成为了美国政治理念中最具感召力的语言

对美国国内的政治推动

  • 废奴运动与林肯的诠释: 宣言发表时,其“人人生而平等”的口号与美国普遍存在的奴隶制度形成了鲜明对比。托马斯·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在初稿中曾谴责奴隶贸易是乔治三世强加的“残酷战争”,但该段落因南方和北方代表的反对而被删除。然而,在 19 世纪,废奴主义者如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将《独立宣言》视为美国道德标准的指南。林肯坚信“人人生而平等”是普遍原则,为自由社会设定了不断追求的最高道德标准。
  • 社会权利运动的旗帜: 由于《美国宪法》(U.S. Constitution)和《权利法案》(Bill of Rights)缺乏如此概括性的平等声明,后来的社会运动者转向《独立宣言》寻求道德支持。例如,1848 年妇女权利倡导者在塞内卡福尔斯会议(Seneca Falls Convention)上模仿宣言起草了《妇女权利宣言》,宣布“所有的男人与女人生而平等”。
  • 民权与平权: 20 世纪,马丁·路德·金(Martin Luther King Jr.)在其著名的《我有一个梦》(I Have a Dream)演讲中,直接引用《独立宣言》的信条,呼吁国家兑现其对所有公民平等的承诺。LGBTQ+权利运动的活动家哈维·米尔克(Harvey Milk)也引用宣言强调不可剥夺的权利适用于所有人。

结论:对现代政治意识形态的启示

《独立宣言》(Declaration of Independence)的核心思想,即反对绝对专制统治坚持政府权力来自被统治者同意,至今仍是现代政治思想的基石。殖民地人民通过详细列举针对乔治三世(George III)的 27 项控诉,将抽象的哲学理念落实为具体的政治行动指南,为后来的民主革命树立了榜样。

这些历史事件深刻地揭示了政治权力与个人自由之间的平衡关系,这也是当今政治价值观讨论的核心议题。要理解自己对这些基本原则的倾向,探索自己的政治价值观,您可以尝试进行8values 政治价值观倾向测试,以更深入地了解自身在权威、自由、平等和集权等多个维度上的意识形态定位,并对照宣言中体现的建国原则来审视其与现代意识形态的关联。您也可以查看网站上关于其他政治测试8values 所有结果意识形态的详细介绍。

原创文章,转载必须注明出处(8values.cc)并附带本文原文链接:

https://8values.cc/blog/declaration-27-grievances

目录

9 M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