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理解自由、選擇與自我塑造的哲學

深入探討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 這一強調個人自由、責任和生命意義的哲學思潮。了解其核心概念“存在先於本質”、本真性與焦慮,並探索它如何塑造您的價值觀和人生選擇。立即參與我們的8values 意識形態測試,發現您的哲學思想立場。

8values political test-政治傾向測試-政治立場測試-什麼是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理解自由、選擇與自我塑造的哲學

在人生的旅途中,您是否曾停下來,凝視無垠的星空,思考“我為何存在?”或“我的人生意義何在?”這些宏大的問題並非現代人獨有,而是貫穿人類歷史的深刻追問。當傳統信仰和既定秩序逐漸動搖,我們發現自己被拋入一個看似缺乏內在意義的世界時,對這些問題的思考變得尤為緊迫。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應運而生,它以一種徹底且深刻的方式,將個體置於哲學探究的中心,強調每個人的自由、選擇與隨之而來的巨大責任。

存在主義不僅僅是一種學術理論,它更是一種關乎如何生活、如何面對生命挑戰的哲學態度。它拒絕將人類視為預設本質或既定角色的存在,而是將每個人視為一個不斷自我創造和自我定義的主體。通過理解存在主義的核心思想,您將獲得一個全新的視角,去審視自己的生活,並勇敢地塑造自己的未來。

存在先於本質——自我定義的基石

存在主義最核心且最具革命性的主張是“存在先於本質”。這一觀念顛覆了傳統西方哲學中“本質先於存在”的觀點。在傳統的哲學思想中,例如亞里士多德或中世紀經院哲學認為,任何事物都有一個預先存在的、固定的本質或本性,決定了它的“是什麼”。例如,一把裁紙刀的設計者先構思了它的用途(本質),然後才將其製造出來(存在)。

然而,存在主義者認為,人類並非如此。我們出生時並非帶著一個預設的“手冊”或“藍圖”。相反,我們首先是存在的——被“拋入”世界之中。唯有在我們存在之後,通過我們所做的每一個選擇和行動,我們才開始定義自己,塑造自己的本質。正如薩特(Jean-Paul Sartre)所言:“人甚麼也不是,除非他自己去造就自己”。這意味著,您的身份、價值觀和人生目標,並非由外部力量或任何先驗的真理所決定,而是由您自己不斷創造和確立。

這種對自我定義的強調,使得每個人都擁有無限的可能性去成為任何自己想成為的人。這正是存在主義哲學充滿力量和解放性的核心所在。想更深入地了解您的個人傾向和價值觀如何影響您的選擇?我們提供免費的8values 政治傾向測試,幫助您探索自我。

自由與責任——沉重的饋贈

既然“存在先於本質”,那麼人類就擁有了絕對的自由。我們不再受制於神靈的旨意、社會規範或任何預設的“人性”。這種自由是徹底的,它意味著我們每時每刻都在選擇,即使選擇不選擇,本身也是一種選擇。然而,這種看似美好的自由,在存在主義者看來,卻是沉重的饋贈。薩特將其描述為“被判為自由”。我們沒有創造自己,但一旦存在,就必須對所做的一切負全責,沒有任何藉口或理由可以推卸。

這種責任不僅關乎個體自身,更延伸至整個人類。當您做出一個選擇時,您不僅為自己,也在為所有人類塑造一個“人應該成為什麼樣”的形象。例如,您選擇投身於某個社會事業,或者決定如何對待他人,這些行動都在無形中定義了人類的價值和可能性。因此,存在主義強調,我們的自由是有情境的,它並非抽象的、無限的,而是始終根植於我們所處的特定身體、歷史和社會背景之中。正是在這些限制中,我們的選擇才變得有意義和具體。

焦慮與荒謬——存在的警鐘

面對絕對的自由和隨之而來的巨大責任,人類往往會體驗到一種深刻的情感——存在性焦慮(Anxiety ) 或恐懼(Dread)。這種焦慮並非指向某個具體的、可確定的事物(那將是“恐懼”),而是指向存在的虛無與不確定性。當我們意識到生命沒有預設的意義,我們必須獨自承擔創造意義的重擔時,這種“自由的眩暈” 便會湧上心頭。

與此同時,存在主義也常常探討“荒謬” ( Absurdity ) 的概念。荒謬產生於人類對清晰、理性、秩序和意義的永恆追求,與一個本質上沉默、無序、無法解釋的世界之間的根本衝突。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認為,生命本身就是荒謬的,但這種認識並不必然導致絕望。相反,正是通過直面荒謬,我們才能在沒有神靈、沒有永恆真理的宇宙中,反抗並創造自己的意義。這種創造意義的行為,是人類對虛無的最終勝利。

本真性——活出真我

為了克服存在性焦慮和荒謬感,存在主義者倡導一種“本真性” (Authenticity ) 的生活方式。本真性意味著忠於自我,按照自己的價值觀和信念生活,而不是盲目順從社會規範、傳統或他人的期望。

與之相對的是“惡劣的信仰” ( Bad Faith ) 或“自欺”。當一個人逃避自己的自由和責任,假裝自己的意義或目的由外部力量(如社會角色、遺傳、環境)賦予,或者拒絕接受生命的不確定性時,他就陷入了惡劣的信仰。例如,薩特曾用一個服務員的例子來描述,服務員通過扮演“服務員”這一角色,將自己等同於一個物品,從而逃避作為自由主體的責任。

本真性要求我們勇敢地承認和接受自己作為自由且負有責任的個體這一事實。這包括接受死亡的必然性,以及生活中所有的矛盾、不確定性和模糊性。本真生活不是為了達到某個固定的終點,而是一個持續的自我塑造過程,它鼓勵我們不斷提問、探索和重新定義自己。通過本真地生活,我們才能實現真正的個人成長和滿足感。

主要思想家與流派

存在主義雖然在20 世紀中葉的法國達到鼎盛,但其思想根源可追溯至19 世紀的歐洲。一系列傑出的思想家,包括哲學家、作家和藝術家,共同塑造了這一深邃的哲學運動:

  • 索倫·克爾凱郭爾(Søren Kierkegaard) :被譽為“存在主義之父”。他強調個人選擇、信仰的悖論以及生命中的審美、倫理和宗教階段。儘管他是一位虔誠的基督徒,但其思想對後來的世俗存在主義產生了深遠影響。
  •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 :以其對傳統價值觀的批判和“上帝已死”的宣言而聞名。他提出了“權力意志” (Will-to-power ) 和“超人” (Übermensch) 的概念,鼓勵個體超越傳統的道德束縛,創造自己的價值和意義。
  • 馬丁·海德格爾(Martin Heidegger) :他的《存在與時間》(Being and Time) 深入探討了此有(Dasein,“在場者”或“存在”) 的概念,即人類特有的存在方式。他強調“在世存在” ( Being-in-the -world),並認為焦慮揭示了存在的虛無。
  • 讓-保羅·薩特(Jean-Paul Sartre) :20 世紀最具影響力的存在主義者之一。他明確提出了“存在先於本質”的口號,並強調人類的“激進自由”及其帶來的責任和“惡劣的信仰”。
  • 西蒙娜·德·波伏娃(Simone de Beauvoir) :薩特的終身伴侶和重要合作者,同時也是一位傑出的女性主義哲學家。她的著作《第二性》(The Second Sex) 運用存在主義的視角,深刻分析了女性的處境與解放。她強調通過行動來實現自由,並提出了一種基於“承認”的倫理觀。
  • 阿爾貝·加繆(Albert Camus) :雖然他拒絕“存在主義者”的標籤,但其作品如《局外人》(The Stranger) 和《西西弗斯神話》(The Myth of Sisyphus) 深刻探討了荒謬、反抗與自由的主題。他倡導在荒謬中尋找意義,成為一個“荒謬的英雄”。

這些思想家們雖觀點各異,但都共同關注人類存在的根本問題,強調個體的主觀體驗和行動在構建意義中的作用。探索不同意識形態如何影響社會和個人?請查閱我們網站上關於8values 所有結果意識形態的詳細介紹。

存在主義的深遠影響

存在主義的影響遠遠超出了純粹的哲學領域,它深刻地滲透到20 世紀以來的文學、藝術、電影、心理學以及社會思潮之中。

文學藝術領域,存在主義主題如疏離感、焦慮、虛無和對意義的追尋,在陀思妥耶夫斯基、卡夫卡、貝克特等作家的作品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電影導演如英格瑪·伯格曼、黑澤明、斯坦利·庫布里克、克里斯托弗·諾蘭,也通過他們的作品探討了存在的困境、自由的重量和個體在不確定世界中的掙扎。

心理學精神治療領域,存在主義開創了存在主義心理學治療。羅洛·梅(Rollo May)和維克多·弗蘭克爾(Viktor Frankl)等心理學家,將存在主義的洞察應用於臨床實踐,幫助人們通過面對焦慮、尋找意義和承擔責任來應對心理困境。弗蘭克爾的“意義療法”(Logotherapy) 尤其強調在苦難中發現意義的力量。

存在主義也深刻影響了社會批判和政治思想。它鼓勵個體質疑社會規範、批判集體主義的“群氓” (the crowd) 思維,並強調為他人實現自由的倫理責任。這種對個人自由和社會責任的關注,激發了諸如女性主義和社會解放運動等多元化政治思潮的發展。

存在主義與虛無主義的區別

由於都涉及對生命意義的拷問,存在主義常被誤解為虛無主義(Nihilism)。虛無主義認為生命沒有任何內在意義或目的。而存在主義雖然承認世界本身沒有預設的意義,但它強烈地反對就此陷入絕望和無所作為。

相反,存在主義認為,正是因為生命沒有預設的意義,我們才擁有創造意義的自由和能力。它是一種行動的哲學,呼籲我們積極地投入生活,通過我們的選擇、承諾和行動,為自己的存在賦予獨特的價值。存在主義是樂觀的,因為它將人類的命運置於其自身手中。

結論:塑造您的人生之路

存在主義向我們傳達了一個核心信息:您的生命並非一個預先寫好的故事,而是一部由您親自創作的敘事。通過強調個人自由、個體責任以及對意義的追尋,它賦予我們力量,去直面生命中的不確定性和挑戰。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時代,關於身份、意義和自由的問題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緊迫。存在主義提供了一套有力的思想框架,幫助我們應對現代生活的焦慮,鼓勵我們勇敢地承擔自主選擇的重擔,並最終在看似無序的世界中,為自己的人生點亮一盞燈。

現在,是時候審視您的價值觀,定義您的人生路徑了。無論您正經歷“存在性危機”,還是渴望更深入地理解自我,存在主義都邀請您以勇氣面對“荒謬”的生命本質,活出獨一無二的本真自我。

想要了解更多關於政治意識形態的深度內容,或發現您自己的政治傾向?歡迎訪問我們的官方博客,獲取更多啟發性文章!

原創文章,轉載必須註明出處(8values.cc)並附帶本文原文鏈接:

https://8values.cc/blog/existentialism-explained

目錄

8 M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