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伽美什史诗(Epic of Gilgamesh):探寻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的永恒智慧与英雄主义

《吉尔伽美什史诗》(Epic of Gilgamesh)是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它讲述了古代两河流域乌鲁克(Uruk)国王吉尔伽美什(Gilgamesh)的生平、友谊、冒险,以及对生死奥秘的探索,是了解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mesopotamia)及人类价值观起源的奠基之作,对于当代人理解权力、生命与政治价值观倾向测试等议题仍具有深刻启发意义。

8values political test-政治测试-吉尔伽美什史诗(Epic of Gilgamesh):探寻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的永恒智慧与英雄主义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来自古代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的著名史诗,被誉为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这部史诗的文学历史始于约公元前 2100 年苏美尔(Sumerian)时期的五首关于乌鲁克(Uruk)国王吉尔伽美什的诗歌。这些独立的苏美尔故事随后被用作素材,编纂成后来的阿卡德语(Akkadian)版本史诗。学者们认为,这部史诗作为宗教和英雄传奇传统的奠基之作,塑造了赫拉克勒斯(Heracles)等后来英雄的原型,并对荷马史诗产生了影响。

这部史诗所叙述的历史时期,据信可追溯到公元前 2700 年至公元前 2500 年之间,比已知最早的写成文字的文学作品早 200 到 400 年。史诗内容汇聚了两河流域的许多神话传说,共有 3,000 多行。

史诗的发现历程与主要版本

《吉尔伽美什史诗》以楔形文字(cuneiform)刻写在泥板(clay tablet)之上。其最早的苏美尔语诗歌版本可追溯到乌尔第三王朝(c.  2100 BCE)。

尘封的泥板与重见天日

这部史诗的现代发现始于 19 世纪中叶。1849 年,英国考古学家奥斯丁·亨利·莱亚德(Austen Henry Layard)和他的助手霍姆兹德·拉萨姆(Hormuzd Rassam)在亚述古都尼尼微(Nineveh)发现了亚述国王亚述巴尼拔(Ashurbanipal)的图书馆。在随后的几年里,他们挖掘出了大约 15,000 块刻有楔形文字的亚述泥板残片。

1872 年,受雇于大英博物馆(British Museum)的乔治·史密斯(George Smith)研究这些泥板时,发现了其中记载有大洪水故事的碎片。这一发现立刻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因其在某些细节上佐证了《圣经》的记载。最初,史诗中的中心人物被错误地读作“Izdubar”。直到 1920 年代,所有泥板才基本复原和破译,苏美尔学家塞缪尔·诺亚·克莱默(Samuel Noah Kramer)率先破译了苏美尔传说部分。

近年来,人工智能软件的应用极大地加快了发现分散在全球博物馆中未读新碎片的进程。

两个主要版本和苏美尔诗歌

至今,已发现的《吉尔伽美什史诗》存在多种语言版本,包括阿卡德语、古巴比伦语、胡里安语和赫梯语。现代学者主要根据两个版本进行重构:

  1. 古巴比伦语版本(Old Babylonian version):可追溯至公元前 18 世纪。这个版本以其开头语 《Surpassing All Other Kings》 (《超越众王》)命名。
  2. 标准巴比伦版本(Standard Babylonian version):约在公元前 13 至前 10 世纪由祭司Sîn-lēqi-unninni(乌泥泥)汇编完成。这个版本共包含十二块泥板,其中约三分之二已被复原。其开头语为 《Sha naqba īmuru》《He Who Saw the Deep》,字面意思是“看见深渊者”)。这里的“深渊”(deep)指吉尔伽美什从乌特纳匹什提姆(Utnapishtim)那里带回的,关于智慧之泉恩基(Ea)的神秘信息。

此外,还有五部现存的较古老的苏美尔语诗歌,它们被认为是独立的故事,而非单一史诗的组成部分。在这些苏美尔版本中,吉尔伽美什的名字为“Bilgames”。

吉尔伽美什(Gilgamesh)的英雄事迹:从暴虐到智慧

《吉尔伽美什史诗》围绕乌鲁克国王吉尔伽美什和他的朋友恩奇杜(Enkidu)之间的友谊故事展开。史诗塑造了吉尔伽美什从一个暴君成长为一位贤者的形象。

乌鲁克的暴君与神造的对手

史诗开篇介绍了吉尔伽美什,他是乌鲁克城邦的统治者,三分之一是人,三分之二是神。他凭借自己的权势,对人民施加压迫。他对年轻女性的压迫表现为在她们的新婚之夜强暴新娘;对年轻男性则可能是强迫他们进行游戏、力量测试或修建城墙等劳役。

民众因其暴虐而向诸神哭诉,诸神回应了他们的恳求。创造女神阿鲁鲁(Aruru)因此创造了恩奇杜,一个与吉尔伽美什实力相当的野人,浑身长满毛发,生活在荒野中与动物为伴。

恩奇杜的文明化与英雄友谊

恩奇杜破坏了猎人的捕兽夹,猎人求助于吉尔伽美什。吉尔伽美什命令猎人带着 神妓(Shamhat) 去诱惑恩奇杜。神妓通过六天七夜(或两周)的爱爱,使恩奇杜完成了文明化(civilized)的初次蜕变。恩奇杜虽然被他的动物亲属群惊恐地抛弃,但神妓安慰他:“不要悲伤,你现在拥有了知识,像神一样”。

恩奇杜随后学会了吃人的食物、喝啤酒,并来到乌鲁克。当他得知吉尔伽美什对新娘的暴行时,勃然大怒。两人随后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战斗,最终吉尔伽美什获胜,但两人惺惺相惜,结为朋友。

远征雪松林:斩杀洪巴巴(Humbaba)

为了获得名声和荣耀,吉尔伽美什提议与恩奇杜踏上为期六天的旅程,前往传说中的雪松林(Cedar Forest),杀死其守护者,半神怪兽洪巴巴(Humbaba)。

尽管恩奇杜和城中长老警告他们此行的危险性,吉尔伽美什并未退缩。在远征途中,太阳神沙玛什(Shamash)庇佑了他们。在战斗中,沙玛什派遣了十三股大风困住了洪巴巴,使其被捕获。洪巴巴跪地求饶,提议成为吉尔伽美什的奴隶,并砍伐雪松供他使用。吉尔伽美什心生怜悯,但恩奇杜坚持必须杀死洪巴巴,以确立他们永恒的声誉。洪巴巴在被吉尔伽美什斩首之前,诅咒了两人。

激怒伊丝塔(Ishtar)与恩奇杜之死

英雄归来后,女神伊丝塔(Ishtar) 被吉尔伽美什的魅力倾倒,向他求爱。然而,吉尔伽美什拒绝了她,并列举了伊丝塔对她过去的情人(如杜木兹 Dumuzi)的残忍对待。

伊丝塔被激怒,要求她的父亲阿努(Anu)派遣 天之公牛(Bull of Heaven) 下凡复仇。天之公牛降临乌鲁克城,造成广泛破坏(如使幼发拉底河水位下降、吞噬 300 人)。在没有神助的情况下,吉尔伽美什和恩奇杜联手击杀了天之公牛。伊丝塔哀嚎时,恩奇杜甚至将牛的后腿之一扔向了她,以示侮辱。

由于杀死了洪巴巴和天之公牛,众神决定惩罚两位英雄,最终宣判恩奇杜必须死亡。恩奇杜在梦中看到了自己被标记为死亡,随后病情恶化,十二天后去世。吉尔伽美什悲痛欲绝,抱着朋友的尸体,直到蛆虫从尸体鼻孔中掉落,他才承认恩奇杜已死。

永生(Immortality)的探索与哲学思考

恩奇杜的死亡,使吉尔伽美什开始恐惧自己的死亡,从而踏上了一段漫长而危险的旅程,寻求永生的秘密

拜访远方者乌特纳匹什提姆

吉尔伽美什穿上兽皮,在荒野中漫游,最终抵达了世界尽头处的双峰——马什山(Mount Mashu)。他穿越了太阳神沙玛什的隧道,并进入了生长着宝石树木的奇妙“众神花园”。

他随后遇到酒娘西杜里(Siduri)。西杜里试图劝阻他:“你永远找不到你所追求的生命。因为当众神创造人类时,他们将死亡作为人类的份额,而将生命保留在自己手中”。西杜里劝告他应该满足于简单的生活乐趣。

尽管如此,吉尔伽美什仍被指引去寻找渡船人乌尔沙那比(Urshanabi),穿越“死亡之水”,前往乌特纳匹什提姆(Utnapishtim,“远方者”)居住的岛屿。乌特纳匹什提姆是唯一幸存下来的人类,并被众神赋予了神性永生。

洪水神话与永生之草的失窃

吉尔伽美什问乌特纳匹什提姆如何获得永生。乌特纳匹什提姆随后讲述了 大洪水(the Flood) 的故事。他解释说,众神决定降下大洪水毁灭人类,但神恩基(Enki)提前告知了他,让他建造一艘船,载着家人、工匠和“田野里的所有动物”。这场风暴持续了六天六夜,毁灭了所有人类。最终,恩利勒(Enlil)尽管愤怒有人幸存,但仍祝福乌特纳匹什提姆及其妻子,并赐予他们永生。这与巴比伦史诗《阿特拉哈西斯》(Atra-Hasis)中的洪水故事大致吻合。

乌特纳匹什提姆向吉尔伽美什指出,他获得永生是一次独特的赏赐。为了证明吉尔伽美什无法抵抗人类的命运,乌特纳匹什提姆挑战他保持清醒六天七夜,但吉尔伽美什立刻睡着了。

在吉尔伽美什离开时,乌特纳匹什提姆的妻子出于好意,促使丈夫透露了海底生长着一种能使人返老还童的植物(plant that will make him young again),被称为“心跳之草”(Plant of Heartbeat)。吉尔伽美什通过在脚上绑石头潜入海底获得了这种植物。然而,在归途中,当他停下来洗澡时,一条蛇(serpent)闻到香味偷走了这株植物,并在离开时蜕去了皮。

吉尔伽美什最终哭泣,认识到他获取永生的努力徒劳无功。他回到乌鲁克城,看到其宏伟的城墙,向乌尔沙那比赞美这座持久的功绩,暗示着人类的不朽并非在于个体生命的延续,而在于其留下的文明成就

亡友在冥界的描述

史诗的第十二块泥板(通常被认为是后世附加的)讲述了吉尔伽美什通过沙玛什创造的生死通道,与恩奇杜的鬼魂对话。恩奇杜向他描述了 冥界(Netherworld) 是一个“尘土之屋”和黑暗之地,居民以粘土为食,身披鸟羽。这一部分的目的被认为是向读者解释死者在来世的各种命运。

《吉尔伽美什史诗》的深远影响与价值观探讨

《吉尔伽美什史诗》不仅是文学的开山之作,它探讨了人类命运、生与死的奥秘、统治者的责任以及友谊的价值,提供了理解古代近东地区道德和政治价值观的重要视角。

文学主题与英雄主义精神

史诗热情颂扬了古代英雄的英勇行为以及英雄间的友谊。最初残酷的吉尔伽美什,在经历了与恩奇杜的友谊、共同冒险以及痛失挚友后,完成了从“冒险家到智者”的转变。他最终理解了天命,接受了死亡是人类不可避免的共同命运,但他对永恒功绩的追求,颂扬了古代巴比伦人探索自然法则、认识人生奥秘的朴素愿望,以及敢于违抗神意的积极进取精神。

与古代典籍和后世文化的关系

《吉尔伽美什史诗》被认为是古代近东地区文化交流和传承的关键载体。

1. 与《圣经》的平行关系:

学者们普遍认为,在《旧约圣经》(Hebrew Bible)中,许多主题、情节和人物都与《吉尔伽美什史诗》存在关联:

  • 伊甸园(Garden of Eden)与人类堕落: 恩奇杜/神妓的故事被认为与《创世记》(Genesis)中亚当/夏娃的情节存在相似之处。两个故事中的人物都是由神用土创造,都生活在自然中,接受了女性的诱惑,并被赋予了知识,随后失去了他们原来的家园。史诗中蛇偷走永生之草的情节,也成为了另一个相似点。
  • 大洪水叙事(Noah’s flood): 安德鲁·R·乔治(Andrew R. George)等学者认为,《创世记》中的洪水叙事与《吉尔伽美什史诗》中的描述极为相似,甚至“逐点、按相同顺序”匹配,因此“几乎无疑地”源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共同传统。
  • 《传道书》(Ecclesiastes)的劝告: 西杜里(Siduri)劝吉尔伽美什享受生活简单乐趣的建议,被认为可能被《传道书》作者直接借鉴。

2. 对希腊和亚历山大传说(Alexander legends)的影响:

史诗的强力主题和悲剧力量被认为与荷马的《伊利亚特》(Iliad)和《奥德赛》(Odyssey)有共通之处,甚至对它们产生了实质性影响。此外,吉尔伽美什对永生之草的追寻,启发了后来关于亚历山大大帝寻找 生命之泉(Fountain of Life) 的传说。

这部来自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的古老文献,通过探讨人类在神意与命运面前的挣扎,以及个体价值观的形成,在历史长河中持续发挥着影响。吉尔伽美什从暴君向贤者的转变,正是人类文明对良好治理(good king)个人政治价值观不断探索的缩影。对于有兴趣深入了解古代英雄如何面对权力、死亡和价值选择的读者,可以通过完成类似8Values 政治测试的工具,反思这些永恒的哲学问题在当今社会中的意义。

(注:苏美尔语中的“Gilgamesh”曾被读作“Bilgames”)。

原创文章,转载必须注明出处(8values.cc)并附带本文原文链接:

https://8values.cc/blog/gilgamesh-mesopotamia

目录

9 M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