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列宁主义(Marxism-Leninism):一种核心政治意识形态的深入解读

本文详细介绍了马克思列宁主义(Marxism-Leninism)的思想理论体系、形成过程、核心内容以及在世界范围内的应用与发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对全球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的指导思想。了解各类意识形态,请尝试 8values 政治价值观倾向测试。

马克思列宁主义(Marxism-Leninism):一种核心政治意识形态的深入解读

马克思列宁主义(俄语:марксизм-ленинизм,英语:Marxism-Leninism)是指由列宁(Lenin)发展起来的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和重要的政治思想流派,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世界范围内被许多不同的政治团体所采用。绝大多数共产党(Communist Party)至今仍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尊为基本的指导思想,尽管许多政党会根据政治环境的新需要而对其进行补充和发展。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思想理论奠基人是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和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Vladimir Ilyich Lenin)

从马克思主义到马克思列宁主义(Marxism-Leninism)的形成过程

马克思主义(Marxism)是整个理论体系的基石。它是由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创立的学说,是一个完整的科学理论体系,主要包括科学世界观、社会历史发展学说、无产阶级革命理论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建设理论。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政党的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作为理论体系,其发展具有以下特点:它在同各国工人运动和革命斗争实践的结合中不断发展;它在同各种错误思潮的斗争中不断发展;它在对时代发展提出的新问题和新情况进行创造性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Engels)逝世后,他们的继承者继续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列宁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俄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了这一学说。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使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列宁主义阶段。

虽然列宁本人从未用过“列宁主义”这个词,也从未将其观点归入“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个词汇中。然而,他的思想观点是从古典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发展而来的,布尔什维克(Bolshevik)将这种发展视为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进步。在列宁去世后,他的思想体系以及他对马克思主义的贡献很快被定名为“马克思列宁主义”或“列宁主义”,并迅速成为共产主义和世界各地共产党对这种思想体系的普遍称呼。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构成与核心内容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在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的基础上整合而成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Marxism)的核心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包含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组成部分并非彼此割裂,而是构成一个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其主要特征在于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结合,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列宁主义(Leninism)的贡献与发展

列宁主义是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贡献是多方面的,形成了丰富的新思想和新观点。构成列宁主义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六个方面:

  1. 帝国主义理论: 对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的深入分析。
  2. 无产阶级革命理论: 阐述了无产阶级进行革命的必要性和路径。
  3. 民族殖民地问题理论: 涉及被压迫民族和殖民地在世界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
  4. 无产阶级专政理论: 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Engels)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理论。
  5. 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 总结了苏维埃俄国(Soviet Russia)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原则和指导思想。
  6. 新型无产阶级政党的理论: 制定了关于建立领导无产阶级的先锋队政党的学说。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特色精华,与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理论特色精华是一致的,例如,它包含了通过革命,采取暴力形式推翻资本主义的必要性的指南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应用与辨析

作为指导理论的灵活性

马克思列宁主义特别强调,这些理论是根据当时的社会现实所提出的,因此各个国家必须要结合本国、本地区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马列主义只是纲领性的指导理论而绝不是教条。它也必然需要根据时间的推移、环境的改变等因素,及时地发展、补充并继续进一步完善。

历史上的主要应用和发展

斯大林(Stalin)在列宁去世后逐渐巩固了其在苏联的权力控制。在他统治苏联期间,马克思列宁主义被作为苏联的官方思想体系。斯大林主义一词严格上是指一种类型的政府和政党,而非思想体系本身。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框架下,不同的继承者对其前进方向的理解和补充有所不同。

例如,一些历史学界和政治科学界对于斯大林(Stalin)的行为是否符合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原则存在争论。特别是托洛茨基主义者(Trotskyists)认为斯大林扭曲了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和列宁主义,他们使用 “布尔什维克列宁主义” 来形容他们反对斯大林主义、反对毛泽东主义(Maoism)的马克思主义学派。

在中苏联盟关系破裂之后,苏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PRC)都曾宣称自己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正继承者。在中国,以毛泽东(Mao Zedong)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与中国历史、社会实践相结合,创立了毛泽东思想(Mao Zedong Thought)。此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一术语逐渐被用于描述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及其同情政党的意识形态基础。此后,一些毛主义者(Maoists)甚至提出了 “马列主义、毛泽东主义” 这一术语,认为毛泽东主义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个更先进的阶段。

此外,朝鲜官方在 1977 年起用 主体思想(Juche) 取代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后者不再扮演核心角色。不过,朝鲜政府由于其政治和经济结构,有时仍被描述为“马列主义者”,尽管更常见的说法是“斯大林主义者”。

当代应用与分歧

绝大多数共产党仍然尊崇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其基本意识形态。然而,也有一些共产党,特别是那些与欧洲共产主义(Eurocommunism)联合的政党,会有意地与“马克思列宁主义”保持距离,并在官方文件中避免使用这个词。他们中的一部分开始自称“马克思主义者、列宁主义者”,而非“马克思列宁主义者”,以避免后者可能带来的历史蕴涵。

不少政党会在党名上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以示与本国的其他左派政党(后者通常被前者视为修正主义者)相区别。冠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党,最常见的是那些基于反修正主义传统而产生的政党,如毛主义政党和霍查主义政党(Hoxhaist parties)。

马克思列宁主义与其他马克思主义思潮的区分

在描述源于马克思主义的诸多思想时,存在许多复杂的术语。非学术界的人士(例如许多媒体)常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一个万能同义词,用来指代任何一种马克思主义学派,导致使用上较为混乱。

需要注意的是,存在一种被称为 西方马克思主义(Western Marxism) 的思潮。这是一种现代西方国家中反对列宁主义(Leninism),但又自称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潮。西方马克思主义企图将马克思主义同现代西方哲学的一些流派结合起来,并在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对社会主义的展望、以及在革命战略和策略上,提出了与列宁主义(Leninism)不同的见解。

如果您对更广泛的政治意识形态分类和理论立场感兴趣,可以通过8values 政治价值观倾向测试来评估您在经济、外交、政府和自由等方面的倾向性,进一步探索如马克思列宁主义(Marxism-Leninism)等理论在当代语境下的定位。

原创文章,转载必须注明出处(8values.cc)并附带本文原文链接:

https://8values.cc/blog/marxism-leninism

目录

6 M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