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 8values 政治測試意識形態解讀
深入探索進步主義(Progressivism)的政治哲學與意識形態,了解其歷史起源、核心主張、美國進步時代的改革、現代演變及與其他政治思潮的異同。本文將為您詳細解讀這一致力於社會改良的思潮,並探討其在8 values 政治傾向測試中的體現與深遠影響。
進步主義( Progressivism )是一種在19 世紀末至今從北美開始的政治運動和意識形態,它根植於對人類社會可通過政治運作持續改良的信念,並試圖通過推動政治、科技、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來改善人類的生存狀況。進步主義者堅信社會能夠且應該通過深思熟慮的行動不斷進步,這種樂觀主義構成了其對未來的基本看法。
在8values 政治測試中,進步主義通常代表著在社會、經濟和政治領域尋求積極變革的立場。它不僅僅是一種政治標籤,更是一種看待世界、解決問題和塑造未來願景的哲學態度。
進步主義的哲學起源與歷史背景
進步主義的哲學根源可追溯至啟蒙時代,當時的人們相信歐洲文明程度因啟蒙思想對政治的影響和改造而有所提升,並認為可以通過運用新的經驗知識來改進社會。 18 世紀的哲學家如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將進步定義為從野蠻走向文明的運動,而孔多塞侯爵(Marquis de Condorcet)則預言政治進步將涉及廢除奴隸制、提高識字率、減少性別不平等、監獄改革以及貧困的減少。
到了19 世紀,工業革命與城市化的浪潮極大地改變了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但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貧富分化日益嚴重,例如在1890 年,美國前1%的富人擁有全國近一半的財富,到1900 年更是上升到87%。壟斷企業對市場的操控導致中小企業破產,缺乏監管的市場出現混亂。政治腐敗與官商勾結現象普遍存在,壟斷企業將觸角伸向政界,使得政客成為其利益代言人。此外,大量湧入的移民也使得城市公共服務不堪重負,許多人寄居於貧民窟中。
在這種背景下,進步主義應運而生,成為對這些“鍍金時代”問題的回應。它試圖通過政府乾預來解決由工業化和城市化帶來的社會、經濟和政治問題。早期的進步主義者包括亨利·喬治(Henry George)、愛德華·貝拉米(Edward Bellamy)等思想家,以及赫伯特·克羅利(Herbert Croly)、約翰·杜威(John Dewey)、伍德羅·威爾遜(Woodrow Wilson)和西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等傑出人物。
進步主義深受歐洲思想的影響,尤其是德國哲學家黑格爾的辯證歷史觀,他認為歷史是朝著更高級的自由形式發展的過程,通過對立面的衝突與綜合(正題-反題-合題)不斷趨於完善。許多美國進步主義者曾留學德國,將德國的教育模式和政治理念帶回美國,形成了強調“專家治國”和“科學管理”的進步主義思想根基。
進步主義的核心理念與主張
進步主義是一套異質性的觀點集合,但其核心理念和主張具有共通性:
追求社會改良與人類完善:進步主義的烏托邦願景
進步主義者普遍持有一種樂觀主義,相信人類社會正朝著和平、平等和繁榮的狀態邁進,並傾向於相信人類是可完善的。他們認為,通過政府乾預、科技進步和教育,可以克服人類的弱點,創造一個理想的社會,甚至實現某種程度的“人間天堂”。這種烏托邦式的願景與保守主義認為人類和社會的不可完善性以及主張漸進式變革的觀念形成鮮明對比。
強大的政府乾預:超越有限政府的治理模式
與美國建國初期限制政府規模的自由主義傳統不同,進步主義者主張擴大政府職能和權力,使其能夠有效監管經濟、解決複雜的社會問題並保障公共利益。他們認為,面對工業化帶來的新挑戰,一個“過於弱小的政府難以對商業活動加以監管並處理各種複雜的社會問題”。
進步主義的核心在於強調公共管理的純潔性,尤其是公正無私的行政管理者的概念。他們認為行政權力必須存在且集中化,以靈活應對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這種觀念導致了對行政國家( Administrative State )的構建,即一個由專業官員主導、具備快速決策能力的政府。
重視集體責任:從“權利”到“責任”的轉變
進步主義強調集體責任先於個人權利。這意味著個人不僅享有自由,更負有以支持理想社會、構建良好社會的方式行事的責任。在商業領域,進步主義者認為企業對社會負有責任,政府有權要求其承擔這些責任,這與自由主義強調的“不干預原則”(laissez-faire)形成對立。這種對責任的強調也體現在經濟政策上,即那些有能力承擔更多的人應該為社會付出更多,例如通過累進稅制。
專家治國與行政效率:科技理性的應用
進步主義者深信現代科學能夠超越傳統政治家的視角,認為只有經過頂尖大學、尤其是在社會科學領域接受過教育的專家才具備治理能力。他們將政治視為過於復雜、以至於無法僅憑常識應對的領域,主張由政府機構中的專家來管理經濟、保障社會福祉和指導公民的精神發展。這導致了對強行政分支的偏愛,以實現大規模、激進的改革,並減少立法機構可能帶來的腐敗和停滯。
批判非受限資本主義:追求經濟公平與社會正義
進步主義者對非受限的資本主義持批判態度,認為其導致了嚴重的經濟不平等、壟斷的猖獗以及勞資衝突。他們是反托拉斯法和福利國家理念的最早擁護者之一。核心目標是通過政府監管、資源再分配、勞工權益保護和公共服務來改善人類狀況,追求社會正義和公共利益。
重新定義自由:從自然權利到國家賦予
進步主義者拒絕美國開國元勳們關於自然權利和有限政府的觀念。他們認為人類並非生來自由,自由是人類創造的產物,是國家賦予的禮物。因此,不存在永恆不變的對錯標準,自由被重新定義為國家實現人類潛能的主要任務。教育被視為解決社會問題的關鍵,通過教育可以激發人性的“善”。
美國進步時代(1890-1920):改革的輝煌篇章
1896 年至1916 年間的20 年,被稱為美國歷史上的“進步時代” 。在這一時期,美國社會面臨著財富兩極分化、壟斷企業崛起、城市移民湧入帶來的貧民窟問題以及政治腐敗等嚴峻挑戰。以城市中產階級為代表的進步主義者開始登上政治舞台,推動了一系列深刻的社會、經濟和政治改革。
政治民主化的深化:拓展民眾參與
進步主義者致力於政治程序的改革,旨在削弱政治機器的勢力,並加強公民對政府的控制。
- 直接民主機制:引入直接預選制,由黨內選民直接選舉政黨職員和提名候選人,打破黨魁對候選人選的控制。還倡導公民創制權(initiative )、複決權(referendum)和罷免權( recall ),賦予公民直接製定、廢除法律和罷免官員的權力。
- 參議員直選:推動通過美國憲法第17 條修正案(1913 年),將國會參議員的選舉權由州議會推選改為各州選民直接選舉,進一步削弱了黨魁對政治的操控。
- 婦女選舉權:進步主義運動是推動婦女選舉權的關鍵力量。 1920 年美國憲法第19 條修正案的通過,賦予了女性聯邦選舉投票權。
- 市政改革:在大城市建立了“強市長制” ,市長擁有行政官員任免權、立法建議權和否決權,大大加強了地方政府的行政能力。在小城市則推廣“城市經理制” ,由專業經理人負責城市管理,借鑒了公司治理模式,提升了政府效率。
經濟監管與勞工權益:遏制壟斷與保障民生
進步主義者堅決反對壟斷資本,推動政府對經濟進行監管和乾預,以解決市場失靈和貧富分化問題。
- 反壟斷立法:通過《謝爾曼反托拉斯法》和《克萊頓反托拉斯法》等,限制壟斷組織,保障市場競爭。例如,洛克菲勒的標準石油公司就因此被拆分。
- 勞工權益保護:倡導兒童勞工法(禁止童工)、最低工資制度、工人保險和失業保險等,支持工會和勞工組織的發展。
- 食品藥品安全:通過《純淨食品與藥品法》(1906 年),保障消費者安全。
- 所得稅制度:推動通過美國憲法第16 條修正案(1913 年),設立累進聯邦所得稅,旨在將政府開支的負擔從工薪階層轉向富裕精英。
社會文化與環境保護:提升公共福祉
進步主義者還關注社會道德和文化發展,推動了多項社會改革。
- 公共教育:推動義務教育普及,約翰·杜威的進步主義教育理念深刻影響了教育改革,強調“教育即生活”和“從做中學”。
- 公共衛生:改善城市貧民窟的居住條件和公共衛生。
- 環境保護:西奧多·羅斯福等進步主義者推動國家公園建設和自然資源保護。
- 禁酒運動:部分進步主義團體也支持禁酒運動,認為其有助於改善社會問題。
進步主義的教育哲學:以兒童為中心的學習革命
在教育領域,進步主義是20 世紀上半期影響美國教育最重要的教育哲學流派之一,有時被稱為“新教育”或“新教育運動” 。它旨在反對19 世紀末20 世紀初美國沿襲歐洲形式主義的舊傳統學校教育,使教育適應日益工業化、都市化和大量移民的需求。
核心主張
- 學生中心:教育必須以兒童為中心,尊重其個性,鼓勵自由和自然發展,以兒童的興趣和需要作為教育活動的依據。
- 經驗學習:強調從經驗中學習,通過動手實踐、解決問題來獲取知識,反對死記硬背和被動學習。
- 教育即生活:杜威認為教育即生活本身,而非未來生活的準備。學校應成為兒童真實生活的場所,課程內容應與兒童的社會生活經驗和興趣相聯繫。
- 教師角色:教師是指導者而非命令者,任務是創設活動環境、激發學生興趣,引導他們通過探究活動學習。
- 民主化教育:學校應鼓勵合作而非競爭,培養學生作為民主社會公民所需的態度和性情,促進思想自由交流和學生自治。
約翰·杜威的貢獻與實驗主義
約翰·杜威將其實用主義哲學運用於教育領域,對進步主義教育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他於1896 年創辦芝加哥大學實驗學校,實踐其教育理念,強調經驗的改造和反省思維。杜威的“問題教學法”和克伯屈的“設計教學法”都是基於“從做中學”原則的著名教學方法。
爭議與反思
早期進步主義教育也存在極端個人主義和兒童中心的傾向。批評者認為它可能導致學校工作缺乏系統性和組織性,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使學生獲得的知識零散,並可能造成兒童道德和行為的放縱。杜威本人也對這些缺點進行了反思和修正,強調需要在自由與指導之間取得平衡。
進步主義的現代演變與復雜性
進步主義的理念在歷史上不斷演變,並與其他政治思潮交織。
從“進步主義”到“自由主義”的名稱轉換
在富蘭克林·羅斯福(FDR)的“新政”時期到20 世紀60 年代,美國的進步主義運動大多與現代美國自由主義重疊,並主導民主黨的政治方向。羅斯福是第一位將“進步主義”重新命名為“自由主義”的民主黨總統。然而,自1960 年代民權運動之後,進步主義者開始對自由派主導的民主黨領導層產生不滿,認為其不再關注勞工階層和收入不平等等議題。
自21 世紀以來,尤其是在霍華德·迪恩(Howard Dean)擔任民主黨全國委員會主席後,“進步主義”一詞被重新啟用,並逐漸回潮。包括奧巴馬在內的許多左翼人士開始重新使用“進步主義者”這一標籤來形容自己。
現代進步主義的關注焦點
當代的進步主義者繼續倡導政策以減少經濟不平等和系統性歧視(如製度性種族主義)。他們積極倡導社會安全網、勞工權利,並反對企業對民主進程的影響。
現代進步主義的關注點也擴展到:
- 氣候變化和環境保護。
- 種族正義和社會公平。
- 全民醫療和公共健康。
- LGBTQ+權利和性別平等。
在8values Quiz 官網,用戶可以通過完成測試,了解自己在這些維度上的傾向。
進步主義與相關政治思潮
- 與自由主義(Liberalism) :兩者在許多政策議題上(如環境保護、種族平權)有重疊。然而,哲學基礎不同:自由主義基於自然權利,追求保護個人自由;而進步主義更傾向於功利主義,關注政策是否能有效增進人民福祉,並且沒有特定的“完美社會”終點,而是追求持續的進步。經濟自由主義關注納稅人資金的分配,而經濟進步主義則通過政府法令來引導資本主義實現社會優先事項。
- 與社會主義(Socialism) :兩者都關心社會平等,但社會主義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與現有社會根本不同的社會(如公有製、計劃經濟),而進步主義則主張漸進式社會變革和混合經濟,反對激進革命。進步主義的思想與社會民主主義有部分重疊。
- 與民粹主義(Populism) :兩者都可能聲稱為“人民”的利益而行動,對抗“精英”。然而,它們在“人民”的定義上存在差異:民粹主義者常將“人民”定義為特定的族裔或宗教群體,並分裂社會;而進步主義者則更為包容,強調共同點,將差異視為文化豐富性的來源。進步主義者通常更相信民主制度和法治能夠保護其價值觀。
- 與保守主義(Conservatism) :保守主義通常是進步主義的主要對手,它擁護傳統、社會安定,對“進步”和社會變革持懷疑態度,傾向於保持已經證明穩定的社會狀況。
進步主義的“陰暗面”與爭議
儘管進步主義致力於社會改良,但其歷史和實踐中也存在爭議和批評。
潛在的威權傾向與社會控制
進步主義強調行政國家、專家治國和中央集權,這可能導致“官僚專制” ,限制公民參與,甚至壓制異見。一些批評者認為,進步主義的烏托邦願景,如果過分強調集體責任而忽視個人權利,可能滑向威權主義,甚至為壓迫少數群體提供理由。例如,在“鍍金時代”,進步主義者對中產階級民粹主義者持輕蔑態度,並試圖通過道德改革來“管教”工薪階層。
歷史上的不光彩記錄
- 優生學(Eugenics) :進步主義歷史上曾與優生學運動掛鉤,該運動旨在通過控制生育來“優化”人類種群,例如淘汰殘障人士,這被視為“進步”的黑暗一面。
- 禁酒運動(Temperance Movement) :進步主義者曾與宗教右翼合作,推動禁酒,意圖通過道德改革來解決社會問題,但這種自上而下的行為控制被認為是家長式的干預。
- 帝國主義與種族偏見:一些早期進步主義者支持帝國主義和對外擴張,認為這代表著“文明化”的進步,將“法律、秩序和正義”帶到世界各地。在種族問題上,進步主義運動也存在薄弱環節,許多主流改革派存在種族優越感,或迴避尖銳的種族隔離問題。伍德羅·威爾遜等進步主義領導人甚至相信“日耳曼理論”,認為民主思想源於特定的“雅利安人種”。
- 生育率下降:有觀點認為,在盎格魯圈和斯堪的納維亞半島,自2010 年以來生育率下降的速度更快,這與“覺醒政治”(woke politics)的興起、激進女權主義以及“反家庭精神”的傳播有關,而這些思潮與現代進步主義存在聯繫。
結語:8values 政治測試中的進步主義坐標
進步主義作為一種複雜的政治哲學和意識形態,其影響深遠,塑造了現代美國的政治經濟結構和全球格局。它提供了一種對社會持續改良的願景,推動了諸多積極的改革,但也伴隨著其固有的挑戰和爭議。
在8values 政治價值觀測試中,進步主義的得分通常會反映出個體對社會變革、政府乾預、經濟公平和集體福祉的重視。無論您是哪種意識形態的擁護者,理解進步主義的歷史脈絡、核心主張及其複雜性,都有助於更全面地把握當代政治圖景。歡迎您進行8values 測試,探索您的政治坐標,並查閱全部結果共52 種意識形態的詳細解讀,深入了解不同政治思潮的魅力與內涵。此外,您也可以在我們的博客中找到更多關於政治理論和其現實應用的文章。深入了解進步主義,或許會為您帶來對個人和社會更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