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核心理论与阶级分析的科学解读

《共产党宣言》(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基石——历史唯物主义(Historical Materialism)的精髓,揭示了阶级斗争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并对现代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内在矛盾进行了深刻的科学剖析。读者可前往 8Values 政治意识形态测试官网,通过 8values 政治价值观倾向测试,了解不同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

《共产党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核心理论与阶级分析的科学解读

《共产党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 /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是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于 1848 年共同为共产主义者同盟(Communist League)起草的纲领性文献。这部篇幅不长但充满诗意和深刻洞察力的文本,被认为是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文献之一。它不仅是科学社会主义(Scientific Socialism)首次公开问世的纲领,其基本原理在 170 多年后的今天,仍被认为是分析资本主义弊病和人类发展道路的相关工具

《共产党宣言》的核心内容分为四章,贯穿其中的基本思想(Fundamental Proposition)是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恩格斯在后来的序言中指出,这一思想专属于马克思

历史唯物主义:社会运行的科学基石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理论体系,即科学社会主义,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历史观(Materialistic Conception of History)这一坚实基础之上的。这一理论为理解人类社会发展提供了科学方法,而不是诉诸于道德说教或空想。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指出:

  1. 经济生产是基础: “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
  2. 意识形态随之改变: 人们的观念、观点和意识,即意识形态(Ideology),是随着他们物质生存条件、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的变化而变化的。“每一时代的统治思想从来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

恩格斯高度评价了这一思想的地位,指出它对历史学的贡献,“必定会起到像达尔文学说对生物学所起的那样的作用”

阶级斗争:一切历史的驱动力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框架下,《共产党宣言》提出了其核心的社会分析方法,即阶级斗争(Class Struggle)学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迄今为止的一切社会(指一切有文字记载的社会)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

在过去的各个时代,社会被划分为复杂的等级结构,例如自由民与奴隶、贵族与平民、领主与农奴。然而,现代资产阶级社会(Bourgeois Society)的独特之处在于,它**“简化了阶级对立”。社会“越来越分裂为两大敌对阵营,分裂为两大相互直接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这种斗争有时是隐蔽的,有时是公开的,但每次斗争的结果,都以**“社会整个地革命改造”“斗争的各阶级的共同灭亡”**而告终。

资产阶级的角色:革命性的颠覆者与掘墓人的创造者

《共产党宣言》的第一章(Bourgeois and Proletarians)对资产阶级(Bourgeoisie)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资产阶级被定义为**“现代资本家阶级,他们是社会生产资料的所有者并使用雇佣劳动”**。

资产阶级的历史作用

《共产党宣言》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起到的**“非常革命的作用”**。

  1. 不断革命生产: 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它打断了将人束缚于“天然尊长”的封建羁绊,使人与人之间“除了赤裸裸的利害关系,除了冷酷无情的‘现金支付’(callous cash payment),就再也没有任何别的联系了”**。
  2. 创造巨大生产力: 资产阶级在不到百年的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3. 建立世界市场: 资产阶级开拓了世界市场(World Market),使生产和消费具有世界性,并将**“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入到资本主义文明中来。

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

然而,资产阶级的统治是一个充满内在矛盾的系统。它用**“赤裸裸的、无耻的、直接的、残酷的剥削”(naked, shameless, direct, brutal exploitation)取代了过去被幻想掩盖的剥削。这种剥削导致了财富和权力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而多数人承受着贫困和剥削。

更为讽刺的是:“资产阶级不仅锻造了置自身于死地的武器,它还产生了将要运用这种武器的人——现代的工人,即无产者”。换言之,资产阶级生产了自身的掘墓人(grave-diggers)。

《共产党宣言》断言:“资产阶级的灭亡和无产阶级的胜利是同样不可避免的”

无产阶级:现代社会中的雇佣劳动者

无产阶级(Proletariat)是**“现代的雇佣工人阶级”,他们“除掉自己的劳动力,没有别的可出卖的”**。

劳动力与剥削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劳动创造了资本,但他们本人却被当作**“商品”“机器的附属品”**(appendage of the Machine)。

  • 最低工资: 雇佣劳动的平均价格是**“最低限度的工资”(minimum wage),即“维持工人作为工人的生存所绝对必需的那部分生活资料的总和”。工人通过劳动所占有的,“只够勉强维持和再生产他们的生命”**。
  • 资本的本质: 工人创造的资本(Capital)是**“剥削雇佣劳动”(exploits wage-labour)的财产。工人劳动所得的财产,“只是为了增殖资本”,只有在“统治阶级的利益需要他”**时,才被允许生存。

阶级的联合与革命的主体

随着工业发展,无产阶级从分散状态走向联合(combination / association)。他们组织成为一个阶级,并进而组织成为一个政党。

共产党人(Communists)与整个无产阶级的关系在于,他们是**“各国工人政党中最先进和最坚决的部分”。他们在理论上胜过其余无产阶级群众的地方,就在于他们“清楚地了解无产阶级运动的行进路线、条件和最终的一般结果”**。

共产党人的直接目标与所有无产阶级政党相同:“使无产阶级形成为一个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由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无产阶级革命的第一步是**“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

如果您对不同意识形态如何看待阶级结构和权力分配感兴趣,可以深入了解8values 所有结果意识形态

共产主义核心纲领:消灭资产阶级私有制

对于共产主义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给出了一个最简洁的概括,即**“消灭私有制”**(Abolition of private property)。

对私有财产的界定

《共产党宣言》明确区分了个人劳动所得的财产和资产阶级私有财产(Bourgeois Private Property):

  • 非目标财产: 共产党人**“没有必要废除”小手工业者和小农的“个人挣得的、自己劳动得来的财产”,因为现代工业的发展已在“日甚一日地消灭它”**。
  • 目标财产: 共产党人要消灭的,是**“现代资产阶级的私有财产”,它“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剥削上面的”**。

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当资本转化为“公共的、属于社会全体成员的财产”时,“这里所改变的只是财产的社会性质。它将失去它的阶级性质”**。

对资产阶级质疑的回应

《共产党宣言》也回应了资产阶级对共产主义的一系列责难,如消灭自由(Freedom)、个性(Individuality)、家庭和民族。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这些指责不过是**“资产阶级偏见”**(Bourgeois Prejudices)。

  1. 关于自由: 资产阶级的**“自由”,是指建立在资产阶级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自由贸易、自由买卖”。这种自由是以“百分之九十的人口没有财产”为前提的。共产主义就是要“消灭这种以剥削为基础的自由买卖”**。
  2. 关于个性: 资产阶级指责共产主义要**“消灭个性和自由”,实际上是指消灭“资产者的个性、独立和自由”。共产党人只是“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
  3. 关于教育和家庭: 资产阶级的家庭是建立在**“资本和私人利益”之上的。共产党人不过是想通过社会教育来改变教育的性质,使其“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现代工业的作用正在使无产者的家庭联系被撕裂**,他们的孩子变成了**“简单的商品和劳动工具”**。

无产阶级夺权后的过渡措施

在夺取政治统治(political supremacy)后,无产阶级将利用其统治地位,“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并将**“一切生产工具集中在国家,即组织成为统治阶级的无产阶级手里”**。

《共产党宣言》列举了在最先进的国家里可以普遍采取的一系列革命措施,这些措施在经济上可能显得**“不够和站不住脚”,但对彻底变革生产方式是不可避免**的:

  • 废除地产私有制,将地租用于公共目的。
  • 实行高额累进所得税(heavy progressive income tax)。
  • 废除继承权
  • 将信贷和运输业集中在国家手中
  • 实行免费公共教育取消童工工厂劳动

恩格斯和马克思在后来的序言(如 1872 年序言)中指出,鉴于巴黎公社(Paris Commune)的实践经验,这些革命措施的实际运用将**“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尤其重要的修正,即“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最终,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个联合体”,在其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共产党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这部文献,至今仍在激励着人们对社会公平与变革的讨论,并作为理解阶级动态和意识形态(Ideology)的重要基石。欢迎您继续访问我们的官方博客,继续探索您的政治价值观和对这些理论的理解,也通过 8values 政治价值观倾向测试,了解不同意识形态的理论基础。

原创文章,转载必须注明出处(8values.cc)并附带本文原文链接:

https://8values.cc/blog/communist-manifesto-core-theory-and-class-analysis

目录

7 M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