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达尔文主义 (Social Darwinism):从“适者生存”到社会理论的复杂演变
深入解读社会达尔文主义(Social Darwinism),探讨其核心概念“适者生存”是如何被应用于人类社会,及其在优生学、种族主义等衍生思想中的历史影响与争议。了解这一社会进化论的核心观点、历史渊源与全球传播,助力你理解不同政治意识形态的哲学基础。
社会达尔文主义(Social Darwinism),也称 社会进化论 (Social Evolutionism),指将达尔文(Darwin)演化论中 自然选择 (Natural Selection)及 适者生存 (Survival of the Fittest)的思想应用于人类社会的一系列社会理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通常主张 “弱肉强食” 的竞争原则,认为强者统治弱者是自然规律。此一思想最早见于英国哲学家兼作家 赫伯特·斯宾塞 (Herbert Spencer)提出的社会文化进化论。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概念界定与核心主张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核心概念认为,达尔文主义,特别是其核心概念—— 生存竞争 所造成的自然淘汰,在人类社会中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它主张用达尔文的生存竞争与自然选择的观点来解释社会的发展规律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因此,只有适应当前环境的优胜者才能生存,不适应者只能遭受灭亡的命运。
赫伯特·斯宾塞认为,社会与周围环境之间的协调由能量均衡原则来调节,体现在社会与环境之间的相互适应与斗争,人类社会只有在这种适应与斗争中才能进步。因此,生存竞争构成了社会进化的基本动因。
在实践应用上,社会达尔文主义曾被人用于支持 自由放任式资本主义 (Laissez-faire Capitalism)和政治上的保守主义(Political Conservatism)。其论点是,个体之间存在所谓的“自然的”不平等。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认为,财产多少被认为与一些优越的内在道德品质相关,如勤劳、节俭等。国家干预因此被认为是干扰自然过程,而无限制的竞争和维护现状则符合生物学选择过程。穷人通常被认为是“不适应环境”者,不应当被援助。
需要明确的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美国历史学家理查德·霍夫施塔特(Richard Hofstadter)于 1944 年出版的著作《美国思想中的社会达尔文主义》中。因此,用“社会达尔文主义”来指称 1944 年前的相关思潮是不确切的,但这种用法已被历史学界广泛采用。社会达尔文主义本身并不是一种特定的政治倾向。它被视为一种社会基模(Social Schema),有的支持者用它说明社会进步的不可避免,也有的支持者认为人类退化不可避免。
理论起源与赫伯特·斯宾塞的学说基础
在达尔文之前,欧洲思想界就盛行社会进化和文化进化的理论。启蒙时代的思想家,如黑格尔(Hegel),就认为人类社会的进步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早期的思想家如托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在 17 世纪的著作《自然状态》中,也已提出了对自然资源的竞争。
社会达尔文主义与其他社会变革理论的区别在于,它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理论应用于社会研究之中。然而,社会达尔文主义与达尔文本人的著作是有区别的。达尔文虽然强调自然对人类发展的影响高于超自然影响,认为人类受生物学法则约束,但他也相信“社会本能”(如“怜悯”和“道德情感”)也通过自然选择而进化,这些进化结果能增强他们所在的社会。因此,达尔文确实相信社会现象也是由自然选择塑造的。
斯宾塞的进化进步主义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主要思想家包括 赫伯特·斯宾塞 、马尔萨斯(Thomas Malthus)和弗朗西斯·盖尔顿(Francis Galton)等。
斯宾塞的“进化进步主义”思想实际上早于达尔文。他的重要著作《进步:法则和原因》比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早两年出版。斯宾塞认为,个人而非集体才是进化的基本单位,自然选择产生的进化不仅表现在生物学,而且也发生在社会领域。社会进化是指社会有机体在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中,其内部的功能和结构所发生的变化。
相对于达尔文侧重于种群的或然论(Probabilism),斯宾塞的理论采用决定论(Determinism)和进步终极论(Progressive Teleology)。斯宾塞引入了 社会进步 的概念——即进化后新的社会形态总是比以前的要好。
马尔萨斯与竞争思想的渊源
斯宾塞的著作继续了马尔萨斯的主旨。马尔萨斯在 1798 年出版的《人口学原理》中认为,不断增长的人口早晚会导致粮食供不应求,最弱者就会因此而饿死。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将马尔萨斯视为先驱,认为慈善事业只会使社会问题更为恶化。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一个简化观点是,人必须为了在未来能够生存而竞争。多数 20 世纪早期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者虽然支持改善劳动条件和提高工资,但目的是赋予穷人养活自己的机会,使能够自足者胜过那些因懒惰、软弱或劣等而贫穷的人。
衍生思想与复杂关联
社会达尔文主义曾被其拥护者用来为权威主义、优生学(Eugenics)、种族主义(Racism)、帝国主义(Imperialism)及法西斯主义(Fascism)正名。这些理论的衍生与应用体现了该思潮的复杂性和争议性。
优生学与遗传决定论
对达尔文生物学观点的另一种社会解读是 优生学。该理论由达尔文的表弟 弗朗西斯·高尔顿 发展起来。
高尔顿认为,人的生理特征明显地世代相传,因此,人的脑力品质(天才和天赋)也是如此。他提出社会应该对遗传有一个清醒的决定,即:避免“不适”人群的过量繁殖以及“适应”人群的不足繁殖。他担心社会福利(Social Welfare)和疯人院等机构允许“劣等”人生存,并让他们的增长水平超过社会中的“优等”人,若不纠正,社会将被“劣等”人所充斥。
不过,无论是达尔文还是高尔顿,他们本人在政治上都反对任何形式的政府强制性优生政策。
在德国,社会达尔文主义在 19 世纪末通过恩斯特·海克尔(Ernst Haeckel)的著作广泛流传。他构造了一种自然现象与神秘主义的大杂烩,这催生了“一元论者联盟”,该联盟主张进行优生改革,最终成为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Nazi Party)的源泉之一。
种族主义与侵略性理论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 种族优越 和 竞争思想 与社会达尔文主义有密切关联。社会达尔文主义曾被用于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作哲学上的辩护,特别用于支持盎格鲁-撒克逊人或者雅利安人在文化和生物学上的优越性。
基于基因分岔和自然选择理论,当时流行的看法认为,北欧的日耳曼人(Germans)是优等人种,因为他们在寒冷气候中进化,被迫发展出高等生存技巧,在现今时代表现为热衷于扩张和冒险。白种人(Caucasians)被看作是最伟大的人种,因为他们具有优越感和征服欲。
基于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种族观念认为,一个种族为了生存必须具备 侵略性 (Aggressiveness)。白人曾在有些地方征服野蛮人,在另一些地方则干脆将其灭绝,这被一些人视为符合“适者生存”的观点。这些思想得到当时包括著名生物学家托马斯·赫胥黎(Thomas Huxley)在内的许多人类学家和心理学家的支持。
思想流传与全球影响
尽管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在社会和政治思想史上占有重要位置,但它在今天已经不再时髦,鲜有人再自称为“社会达尔文主义者”。
欧洲的影响
社会达尔文主义曾在欧洲的一些社会圈子里广泛流传,特别是在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的德国知识分子之间。哲学家尼采(Nietzsche)创造了 “超人” (Übermensch)这个概念。
在国际政治上,各国帝国之间的竞争助长了军事化和对世界的殖民势力范围划分。当时对社会达尔文主义的解读更侧重于物种间的竞争而非合作。社会达尔文主义可能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兴起的 纳粹德国 (Nazi Germany)的领土扩张和种族灭绝政策有重要影响。
美国的发展
斯宾塞的思想在 1870 年代的 镀金时代 (Gilded Age)美国不可思议地流行。威廉·萨姆纳(William Sumner)和约翰·伯格斯(John Burgess)等美国学者在斯宾塞和达尔文的影响下,进一步发展了社会达尔文主义。萨姆纳曾在论文中阐述了人类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生存斗争。作家杰克·伦敦(Jack London)也通过小说表达了自己对该思想的理解。
然而,大部分美国商业巨头拒绝接受社会达尔文主义理论中暗含的 反博爱主张。近代美国的资本巨头如约翰·戴维森·洛克菲勒(John D. Rockefeller)、安德鲁·卡耐基(Andrew Carnegie),往往同时是慈善家。卡耐基虽仰慕斯宾塞,但他同时也是当时世界上最著名的慈善家,并反对帝国主义和战争。
批评与争议解析
社会达尔文主义在历史上曾启发了许多种族灭绝制造者,如亚美尼亚种族灭绝(Armenian Genocide)及纳粹大屠杀(The Holocaust),这使得它面临广泛的批评和争议。
西方社会的左派(Liberal/Left)批评保守派(Conservative)用社会达尔文主义为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社会不平等、种族主义和帝国主义辩护。对它的批评还被扩展到其他与之相似的政治理论或者科学理论,例如进化心理学(Evolutionary Psychology)。不少人简单地使用社会达尔文主义来反对任何形式的普世道德(Universal Morality)和利他主义(Altruism)。
政治立场的复杂性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争议点在于其政治立场的复杂性。它本身并不必然产生特定的政治立场。虽然它常被与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相提并论,但一些 20 世纪前的极端社会达尔文主义者反而要求一个 强势政府 来积极干预经济和社会以便扫除掉劣等人。他们并不相信市场能起到这个淘汰作用。
主张“自由放任”的著名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在他的《人类行为》一书中论证说,社会达尔文主义与自由主义的原则是相矛盾的。
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关键在于论证社会意义上的“适者生存”是一种自然过程,而通过慈善事业进行校正是 反自然且低效 的。因此,成功或失败被归因于自然性状。其实,社会达尔文主义是一些相关的社会理论的荟萃,正如同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是一些密切联系的哲学思想的总称,而不是一种单独的哲学。
结语:超越竞争,探索你的政治光谱 (Political Spectrum)
社会达尔文主义(Social Darwinism)作为一种极具争议性的社会理论,深刻地揭示了人类社会中关于 竞争、优劣 和 资源分配 的残酷历史与复杂思辨。尽管其作为一种公认的意识形态已不再流行,但它所衍生的关于“适者生存”应用于人类社会的讨论,至今仍在影响着自由主义(Liberalism)、保守主义(Conservatism)乃至各种极端政治思想的底层逻辑。
如果您对这些复杂的社会理论如何演变为现代政治意识形态(Political Ideologies)感兴趣,并希望更深入地了解例如法西斯主义(Fascism)、权威主义(Authoritarianism)等与“社会达尔文”思想有过关联的意识形态的详细内涵,我们强烈建议您访问网站的 所有结果意识形态 页面,那里对各种政治倾向的哲学基础进行了详尽的阐述。
同时,理解这些历史悠久的社会理论,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将它们与您自己的 政治价值观 进行对比和权衡。您的价值观是如何在 社会、经济 和 文化 等多个维度上构建的呢?
邀请您即刻体验 8values 政治价值观倾向测试,通过科学的评估,清晰地定位您在政治光谱中的位置,并深入探索您的理念与社会达尔文主义所倡导的竞争原则有何异同。
持续探索,深入思考: 想要获取更多关于政治哲学、社会热点及意识形态的专业解读与深度分析吗?请务必收藏我们的 官方博客,我们将持续为您提供丰富、中立且有深度的优质内容,助力您成为一个更具洞察力的思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