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洛茨基主义(Trotskyism)| 8values 政治测试意识形态解读

探索托洛茨基主义(Trotskyism)这一源自列夫·托洛茨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意识形态。本文将详细介绍其核心理论、与斯大林主义(Stalinism)的冲突、对俄国革命的贡献及全球影响,助您在 8 values 政治测试中更清晰地认识这一复杂思想体系。

8values political test-政治倾向测试-政治立场测试-意识形态测试结果:什么是托洛茨基主义(Trotskyism)?

在浩瀚的政治思想史中,列夫·托洛茨基(Leon Trotsky)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理论家和革命家。他毕生致力于建立一个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础的乌托邦社会,尽管这一梦想最终在他周围崩塌。他以“不断革命论”为核心,提出了一系列独特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观点,形成了被称为“托洛茨基主义”(Trotskyism)的理论体系。这一意识形态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的演进,更代表了对约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领导下苏联官僚体系和反民主思潮的尖锐批判。在8values 意识形态页面,托洛茨基主义常被视为共产主义光谱中的左翼,尽管其与左翼共产主义存在区别。

托洛茨基的生平与革命历程

列夫·达维多维奇·布朗斯坦(Lev Davidovich Bronstein),即历史上的列夫·托洛茨基,于 1879 年 11 月 7 日出生在乌克兰扬诺夫卡村的一个富裕犹太农家。他从小就展现出独立思考的能力,敢于挑战社会秩序。他曾多次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但每次都成功越狱。

1903 年,托洛茨基与娜塔莉亚·谢多娃(Natalia Sedova)结婚,育有两子。在巴黎期间,他结识了娜塔莉亚。他曾参与在伦敦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见证了布尔什维克(多数派)和孟什维克(少数派)的分裂。起初,他致力于弥合两派之间的分歧。

在 1905 年俄日战争惨败后的大规模示威中,托洛茨基在圣彼得堡组织了第一个苏维埃并担任主席。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因反战言论被法国和西班牙驱逐。1917 年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被推翻后,他回到俄国,并于同年 5 月抵达圣彼得堡。他很快成为一位受欢迎的演说家,并在几个月后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在布尔什维克取得政权后,列宁担任最高领导,托洛茨基则成为第二号人物。他被认为是十月革命的“大脑”和杰出战略家,在彼得格勒起义中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托洛茨基在俄国内战(1918-1921 年)期间,组建并领导了红军,取得了显著胜利。列宁将他视为布尔什维克领导层中“重要角色”,并指出他应该被放在“一个重要位置”,而斯大林则应“显著降级(甚至被撤职)”。

托洛茨基主义的核心思想:不断革命论

托洛茨基主义的核心是不断革命论(Permanent Revolution),这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独特贡献。这一理论在 1908 年出版的《结果与前瞻》中得到阐述,其核心观点在于:

  • 资产阶级的弱点:托洛茨基认为,在落后国家,资产阶级无法承担起彻底的民主革命任务,因此无产阶级必须接管政治民主和土地与财富再分配的任务。
  • 阶级斗争的永久性:他主张,阶级斗争必须持续不断,直至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 革命的全球性:托洛茨基认为,只有全世界的革命成功,才能真正实现共产主义,否则革命将无法持久。他强调,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如果得不到先进资本主义国家无产阶级的直接援助,将无法维持政权并走向社会主义。
  • 反对“两阶段论”:不断革命论反对那种将资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划分为两个独立阶段,中间需要一个充分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的观点。他认为,民主革命可以直接导向无产阶级专政,从而将社会主义任务提上日程。

例如,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中国革命中,托洛茨基认为只有无产阶级(作为农民大众的领导者)才能完全解决民族和民主解放的任务。列宁的《四月提纲》因提出俄国无产阶级可能在西方无产阶级之前夺取政权并采取社会主义措施,一度被指责为“托洛茨基主义”。

反对“一国建成社会主义”:国际主义的坚持

托洛茨基主义与斯大林主义最根本的区别之一在于其对**“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反对。斯大林认为社会主义可以在苏联独立建成,而托洛茨基则坚信,脱离国际无产阶级革命的支持,一国建成社会主义是不可能的。

  • 国际主义的必要性:托洛茨基强调,俄国革命只是世界革命链条中的一环。他认为,如果欧洲无产阶级无法在短期内夺取政权,俄国将面临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 经济基础的不足:托洛茨基指出,俄国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基础,如果没有最先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援助,中国等落后国家将无法通过自身力量“超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
  • 新经济政策(NEP)的批判:托洛茨基强烈反对列宁于 1921 年引入的市场导向的新经济政策,认为其背离了国家对经济的完全控制,主张建立模范的指令性经济。

对斯大林主义的批判与“堕落的工人国家”理论

列宁逝世后,斯大林发动了对托洛茨基的残酷打压,这成为了托洛茨基主义发展轨迹中的关键一环。斯大林指控托洛茨基在党内制造分裂,并将托洛茨基 1923 年的著作打上“反列宁主义”的标签。托洛茨基随后失去了所有重要职务,并于 1927 年被开除党籍,流放到哈萨克斯坦,次年被驱逐出苏联,前往土耳其。

  • 流亡中的斗争:即使在流亡中,托洛茨基也从未放弃对斯大林主义的批判。他撰写了《被背叛的革命》(The Revolution Betrayed) 和《希特勒与斯大林》(Hitler and Stalin) 等著作,揭露斯大林的官僚专制和政治背叛。这些著作在全球报纸上发表。
  • 暗杀:斯大林视托洛茨基为“邪恶的化身”和苏联所有问题的替罪羊,甚至指控他与希特勒密谋。1940 年 8 月 20 日,斯大林的特工雷蒙德·梅尔卡德尔(Ramón Mercader)在墨西哥城用冰镐刺杀了托洛茨基。次日,托洛茨基去世。
  • “堕落的工人国家”理论(Degenerated Workers’ State):托洛茨基将斯大林领导下的苏联描述为“堕落的工人国家”。他认为官僚机构为了维护自身特权,阻碍了向社会主义的过渡。因此,托洛茨基主张在苏联进行“政治革命”而非“社会革命”,推翻斯大林政府,但保留国有化的生产关系,因为他认为国家生产资料所有制是“无产阶级国家基础”的体现。

斯大林将托洛茨基主义定义为:否认在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可能性、否认将农民纳入社会主义建设、否认党内铁的纪律、承认党内派别自由。一些历史学家甚至认为,托洛茨基与斯大林具有相似的极权主义思想。

托洛茨基主义的策略与实践

托洛茨基主义不仅仅是一套理论,它也包含了一系列具体的政治策略和实践主张。在8values 政治测试的政治光谱坐标中,这些实践倾向通常位于左侧。

  • 先锋队理论(Vanguard Party):托洛茨基主义保留了列宁的先锋队理论。他认为,非工业化国家的民众无法独自领导革命,因此需要由工人阶级和受过教育的马克思主义者组成的先锋队来领导,以防止资本主义民粹主义政党上台。然而,一些批评者认为托洛茨基主义在强调“党内民主”和“党派自由”方面,扭曲了列宁的先锋队理论,这可能导致党内分裂。
  • 统一战线策略(United Front):托洛茨基是共产国际早期(前四次代表大会)的关键人物,帮助将布尔什维克的战略和策略推广到欧洲各地。他主张统一战线是联合革命者和改良主义者进行共同斗争的策略,同时争取工人转向革命。在他被流放后,他仍继续主张在德国和西班牙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列宁也支持统一战线策略,认为应利用“一切机会争取群众盟友”。
  • 经济发展观:托洛茨基提倡快速工业化和农业自愿集体化。他反对斯大林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概念,主张利用对外贸易加速投资,通过比较系数系统引导投资。他还支持对富裕农民(富农和新经济政策下的商人)征收累进税,以资助工业化和农业合作社。
  • 文化与科学态度:托洛茨基在《文学与革命》中探讨了艺术与俄国革命的关系,捍卫知识分子的自主性,并支持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和爱因斯坦相对论。他认为文化发展将促进工业和技术进步,并视无产阶级文化为“临时和过渡性”的,为建立超阶级文化奠定基础。他还支持泰勒制(Taylorism)与列宁一同用于行业的科学管理。

历史的争议与批判

托洛茨基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意识形态,在其历史进程中也面临着广泛的争议和批判。

  • 与布尔什维克及孟什维克的区别:托洛茨基最初试图弥合布尔什维克和孟什维克之间的分歧。他在 1905 年革命中的立场与布尔什维克相似,但与孟什维克有根本区别。尽管他后来加入了布尔什维克,但与列宁在党组织问题上存在分歧。
  • 对农民作用的评估: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被批评为低估了农民的革命性,否认了工农联盟的可能性。他认为农民缺乏政治意识,仅是一种需要被领导的力量,而非创造历史的主体。而斯大林则通过将工人、贫农和被压迫民族联合起来,扩大了革命基础。
  • 来自其他社会主义流派的批评
    • “无产阶级电视”:批评托洛茨基主义吸引特权阶层,言行不一,忽视农民,并在社会主义国家遭遇反革命时“幸灾乐祸”。
    • 马克思列宁主义者:莫伊塞·J·奥尔金(Moissaye J. Olgin)认为托洛茨基主义是“工人阶级的敌人”和“颠覆性力量”,最终演变为“反革命阴谋”。菲德尔·卡斯特罗也称托洛茨基主义为“错误的立场”,后来成为“帝国主义和反动派的庸俗工具”。
    • 左翼共产主义者:一些人认为十月革命从一开始就是极权主义的,因此托洛茨基主义与斯大林主义在实践和理论上没有根本区别。
    • 帝国主义工具论:一些批评者,如哈帕尔·布拉尔(Harpal Brar)等人,认为托洛茨基主义是“帝国主义的工具”,在工人运动中扮演分裂角色,阻止工人阶级为社会主义做出有意义的贡献。他们甚至声称托洛茨基主义者将帝国主义的谎言重新包装成“列宁主义”。

托洛茨基主义的遗产与当代影响

尽管争议不断,托洛茨基主义作为一种独特的政治意识形态,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至今仍有一些组织和运动继承其思想。

  • 第四国际(Fourth International):1938 年,托洛茨基及其追随者建立了第四国际,旨在推动全球无产阶级革命,并反对斯大林主义。第四国际的纲领性文件《资本主义的垂死挣扎与第四国际的任务》(The Death Agony of Capitalism and the Tasks of the Fourth International),即“过渡纲领”,被认为是托洛茨基主义最全面、最精炼的总结。
  • 全球托派运动:托洛茨基的不断革命论对非洲、加勒比和拉丁美洲的共产主义思想家产生了数十年的影响。在许多国家,如阿根廷(FITU)、法国、德国、希腊、英国、美国、葡萄牙、土耳其、斯里兰卡、加拿大、墨西哥、巴基斯坦、巴西等地,都有现代托派组织活跃。例如,在美国,尽管托派运动处于边缘地位,但它仍然周期性地爆发出一定的政治能量,吸引了人们的关注。
  • 对其他左翼运动的影响:托洛茨基主义被许多人视为“可以接受的共产主义面孔”,代表了没有被斯大林腐化的苏联的另一种可能性。
  • 理论遗产:托洛茨基逝世前,他坚守其革命理想,对人类的社会主义未来充满巨大的乐观。他的著作被视为新一代革命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他所提出的理论和历史分析,对今天的社会和政治挑战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结语

托洛茨基主义是二十世纪政治思想中的一股重要潮流,它由列夫·托洛茨基的独特理论和他在俄国革命中的关键作用所塑造。其核心主张如不断革命论和对斯大林“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理论的批判,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留下了深刻印记。

尽管托洛茨基主义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分裂和来自不同政治派别的严厉批判,但它所倡导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工人民主和对官僚专制的抵抗,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通过对托洛茨基主义的全面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其复杂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深度。如果您对自己的政治倾向感兴趣,不妨尝试8values 政治测试,探索托洛茨基主义在现代语境下的定位。

想深入了解更多意识形态和政治立场,访问8values 官方博客意识形态列表获取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文章,转载必须注明出处(8values.cc)并附带本文原文链接:

https://8values.cc/ideologies/trotskyism

目录

10 M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