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产党宣言》的历史沉浮:从 1848 革命的沉寂到全球影响力
《共产党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于 1848 年发表的纲领性文件。本文将追踪其命运:从 1848 年欧洲革命中的影响甚微,到 19 世纪 70 年代巴黎公社后的复兴,直至布尔什维克革命和第三世界革命对其的广泛传播,揭示这部世界上阅读最广泛的政治文献的历史沉浮与持久的当代价值。
《共产党宣言》(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或译《共产主义宣言》) 是 卡尔·马克思(Karl Marx)和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受共产主义者同盟(Communist League)委托 撰写的一部划时代的纲领性文献。该文献奠定了现代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运动的思想基础,并对人类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共产党宣言》的核心思想在于其唯物主义历史观,即 经济生产方式 和 社会结构 构成了该时代政治和精神历史的基础;并强调 阶级斗争 是迄今为止所有现有社会的历史。
然而,这部被恩格斯评价为 “对历史学必定会起到像达尔文学说对生物学所起的那样的作用” 的著作,自 1848 年 2 月在伦敦匿名首次出版以来,其影响力的传播历程并非一帆风顺,而是经历了多次沉寂与复兴。
1848 革命中的影响甚微:短暂的“幽灵”闪现
《共产党宣言》(Communist Manifesto)的发表背景是 19 世纪中叶欧洲工业化的迅猛发展和阶级矛盾的日益尖锐。
《共产党宣言》以其著名的开篇—— “一个幽灵,共产主义的幽灵,在欧洲游荡” (A spectre is haunting Europe – the spectre of communism) 宣告了共产主义作为一种新的力量出现。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旧欧洲的一切势力,包括教皇(Pope)和沙皇(Tsar),都结成了 “神圣同盟” 来驱除这个幽灵。
发表时间与革命爆发的巧合
《共产党宣言》的出版恰好与 1848 年 2 月法国革命的爆发相吻合。随后,这场革命迅速蔓延至欧洲大陆,形成了著名的 “1848 年革命”。
尽管时机如此巧合,但在革命爆发的初期,《共产党宣言》的影响力却 “微乎其微”。
- 当时,共产主义者同盟(Communist League)在革命中扮演的主要角色 只出现在科隆(Cologne)。
- 马克思和恩格斯最初预计德国的资产阶级革命将是无产阶级革命的 “序幕”,但很快,反革命势力就迅速压制了起义。
- 马克思通过 1848 年的经验得出结论:资产阶级不会扮演进步的角色,工人阶级必须 独立地 进行反对封建主义、中世纪制度和资本主义的斗争。
最初的沉寂与湮没
随着反革命浪潮的席卷,欧洲工人阶级的政治抱负暂时退居幕后。
- 《共产党宣言》在发表后不久,便 逐渐淡出公众视野,陷入沉寂。
- 1852 年,普鲁士警方在科隆(Cologne)对共产主义者同盟的领导人进行审判。七名被捕成员被判处三到六年的监禁。审判结束后,同盟在剩下的成员中 正式宣布解散。
- 在反革命时期,《共产党宣言》似乎 注定要被遗忘。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一时期主要居住在流亡地,特别是伦敦。马克思在此期间专注于他的主要科学著作《资本论》(Das Kapital)的写作,第一卷于 1867 年出版。
巴黎公社的“火焰”:19 世纪 70 年代的复兴
《共产党宣言》的 第一次重大复兴 发生在 19 世纪 70 年代,这与欧洲工人运动重新积聚力量密切相关。
第一国际与《共产党宣言》的重现
- 在 1864 年到 1874 年间,马克思参与创建了 国际工人协会(International Working Men’s Association,即第一国际),旨在将欧洲和美洲的工人阶级团结成一支大军。
- 马克思起草了第一国际的纲领,该纲领的包容性使其可以接纳英国工会、法国普鲁东主义者(Proudhonists)和德国拉萨尔主义者(Lassalleans)等不同的工人团体。马克思相信,通过联合行动和讨论,工人阶级的 “智力发展” 会使他们最终接受《共产党宣言》的思想。
巴黎公社的经验与理论修正
- 1871 年巴黎公社(Paris Commune)的出现标志着工人阶级掌握政权的一次实践,这重新引起了人们对革命理论的兴趣。
- 巴黎公社的经验证明了《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则是正确的,但也暴露了其在实践运用上的不足。
- 在 1872 年德文版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明确指出,巴黎公社的实践证明了 “工人阶级不能简单地掌握现成的国家机器,并运用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 这一经验使他们强调,《共产党宣言》第二章末尾提出的那些革命措施,需要随时随地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进行转移和调整。
- 尽管如此,马克思和恩格斯仍认为,由于《共产党宣言》已成为 “历史文件” (a historical document),他们 没有权利对其文本进行修改。
《共产党宣言》地位的提升
- 巴黎公社之后,《共产党宣言》得以复苏,其原则在各国工人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 1872 年,该著作被翻译成六种语言。随着欧洲工人阶级通过选举权组织起来,成立了自己的政党,如英国的工党和德国社会民主党,《共产党宣言》成为了欧洲社会主义运动的“圣经”。
1917 年布尔什维克革命与全球性传播
《共产党宣言》真正达到全球影响力顶峰,并成为 全球革命纲领,是在 1917 年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 (Bolshevik Revolution) 成功之后。
革命重心向东转移
- 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首次将共产主义理论实践于国家层面,使得“共产主义的幽灵”真正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游荡。
- 列宁和布尔什维克认为,俄国革命的经验表明,世界革命的重心正在从欧洲向东方转移。
- 他们因此对《共产党宣言》的著名口号进行了调整,在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Workers of the world, unite!) 之外,加上了 “全世界工人阶级和被压迫人民,联合起来” 的口号。
第三世界革命的旗帜
- 这一口号的转变,突显了革命的焦点不仅在于无产阶级,更在于 包括亚洲、非洲、中东和拉丁美洲在内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的被压迫人民。
- 通过支持被殖民人民争取民族自决和独立解放的斗争,《共产党宣言》不再仅仅是欧洲无产阶级的文件,而成为了全球革命的纲领。
- 在 1917 年至 1950 年间,随着全球 民族解放运动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s) 的兴起,《共产党宣言》在所谓的 “第三世界” (the third world) 获得了比在欧美国家 更广泛的阅读和传播。
- 寻求社会正义和反抗殖民统治的青年和领导人开始阅读《共产党宣言》,使其被翻译成世界上所有的语言。
穿越时空的影响力:《共产党宣言》的当代价值
《共产党宣言》在问世 170 多年后,其思想光芒依然穿透时空,至今仍被公认为 历史上最具影响力的政治文献之一。
资本主义批判与当代共鸣
- 《共产党宣言》至今仍被许多人视为 分析资本主义弊病 和 人类发展道路 的重要工具。
-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体系的分析,如:它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简化为 “赤裸裸的自利,冷酷无情的‘现金交易’” (naked self-interest, callous ‘cash payment’),以及对 经济危机 的预见,在今天仍具有现实意义。
- 例如, 2008 年全球金融危机 爆发后,英国对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兴趣复苏,《共产党宣言》的销量飙升,因为危机暴露了 监管不力市场 (inadequately regulated markets) 的危险性。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石
- 《共产党宣言》的核心贡献在于其 科学社会主义 (Scientific Socialism) 的提出,它与圣西门(Saint-Simon)、傅立叶(Fourier)、欧文(Owen)等人的 空想社会主义 (Utopian Socialism) 形成了鲜明对比。
- 空想社会主义者往往呼吁社会理性,试图说服统治阶级改善社会,但马克思和恩格斯坚信,实现社会主义的唯一途径是 通过阶级斗争和革命 来 推翻统治阶级。
- 《共产党宣言》的理论核心可以概括为一句话: “消灭私有制” (Abolition of private property)。但这里特指的是 消灭资产阶级私有财产,即那种 利用雇佣劳动剥削他人的财产,而不是个人劳动所得。
理解意识形态的视角
《共产党宣言》作为一份历史文件,其对各种政治立场的分析与批判,恰恰是理解现代意识形态分野的基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第三章中批判了 反动/保守/空想 等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
对各种政治立场的分析与批判,恰恰是理解现代意识形态分野的基础,这也体现在如 8values 政治价值观倾向测试 等现代政治倾向分析工具所描绘的意识形态谱系中。通过深入了解这些意识形态的历史渊源和理论框架,使用者可以更精准地定位自己的 8values 所有结果意识形态 倾向。
《共产党宣言》最终描绘了未来社会的图景:一个取代了资产阶级旧社会的 “联合体” (association),在其中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each is the condition for the free development of all)。
《共产党宣言》的结论以其最振奋人心的口号告终: “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Working Men of All Countries, Unite!)。这充分体现了其 国际主义(Internationalism)精神。
总体而言,《共产党宣言》(The Communist Manifesto)是一份具有非凡生命力的历史文献。尽管其细节需根据时代变化和历史条件进行调整,但其 一般原理(general principles)至今仍被认为 整体上是完全正确的,持续激励着人们对社会正义和人类解放的思考。更多内容请继续浏览我们的官方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