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翼共产主义(Left Communism)解读:批判列宁主义与国家资本主义的激进马克思主义思潮
左翼共产主义 (Left Communism) 是一种激进的马克思主义流派,起源于 20 世纪初对共产国际路线的质疑。它主张工人阶级自我解放、反对议会道路和传统工会,并将苏联模式定性为国家资本主义。理解这一思潮,有助于深入剖析各类政治价值观意识形态倾向测试,如 8Values 政治测试所揭示的意识形态光谱。
左翼共产主义(Left Communism),或称共产主义左翼(communist left),描述了共产主义左翼所持的一系列立场,这些立场批评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者和社会民主党人所持的政治思想和实践。该思潮并非一个统一的政治组织,而是一系列思想流派和团体的集合。左翼共产主义者坚称,他们所持有的观点比共产国际在约瑟夫·斯大林(Joseph Stalin)的布尔什维克化之后及其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所奉行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 “更具马克思主义化和无产阶级化”。他们通常被认为比其他革命社会主义派别站在政治光谱上更左的立场上。
对于许多深入探索政治意识形态光谱的用户来说,左翼共产主义代表了对主流马克思主义实践的一种深刻批判。如果您有兴趣确定自己在这一复杂光谱中的定位,可以尝试使用8 Values 政治测试等工具进行自我评估。
左翼共产主义(Left Communism)的历史起源与主要流派分歧
左翼共产主义的理论起源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革命大多以失败告终的历史背景,它试图寻找能够取代原有革命模式的另一种方式。
俄国革命背景下的早期左翼
“左翼共产主义”的提法最早出现于 1918 年的苏维埃俄国。当时,俄国共产党(布尔什维克)党内出现了一个派别,该派别反对列宁(V.I. Lenin)签署的《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条约》(Treaty of Brest-Litovsk),并以 “左翼共产主义者” 的名义发表声明。他们认为这一条约是对国际革命的背叛。这一派别的代表人物包括布哈林(Nikolai Bukharin)、米哈伊尔·波克罗夫斯基(Mikhail Pokrovsky)和格奥尔基·皮达可夫(Georgi Pyatakov)。
在俄国革命的本质问题上,左翼共产主义在战间期一直是争论的焦点。
两大核心传统:德荷与意大利左翼
自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左翼共产主义主要形成了两个核心传统或流派:
- 意大利左翼(Italian Left): 也被称为 博尔迪加主义(Bordigism)。
- 主要代表人物是意大利共产党(Partito Comunista Italiano)的创始人之一 阿马迪奥·博尔迪加(Amadeo Bordiga)。
- 博尔迪加派强调 共产主义政党的严格纪律和理论纯洁性,主张存在一种完全纯洁的共产主义纲领,并致力于保障其免受曲解。
- 博尔迪加在 1921 年意大利共产党成立大会上奠定了其特征纲领。
- 这一流派更强调党的作用,甚至接受了列宁主义的政党模式,并将布尔什维克国家视为无产阶级专政。
- 博尔迪加批判“民主”(democracy)的概念,认为无产阶级专政应该是工人阶级的直接统治,而非通过选举或议会形式。
- 德国-荷兰左翼(Dutch-German Left): 也被称为 委员会共产主义(Council Communism)。
- 主要代表人物包括 安东尼·潘涅库克(Antonie Pannekoek)、赫尔曼·高特(Herman Gorter)、奥托·吕勒(Otto Rühle) 和 保罗·马蒂克(Paul Mattick)。
- 该派强调 工人阶级的自发组织、基层民主(grassroots democracy)和自我解放。
- 他们认为工人委员会(workers’ councils)是革命的最高组织形式,应直接由工人控制生产和分配,反对任何形式的政党领导或国家干预。
- 德荷左翼认为工人阶级本身就是共产主义主体,反对先锋党理论和民主集中制。
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的影响
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的思想在政治和理论上对许多左翼共产主义者具有深刻影响。她强调工人自发革命的理论,虽然她本人未直接参与这一政治思潮的正式形成,但她的著作对左翼共产主义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一些评论者认为,卢森堡对这一传统产生了影响,但她本人不应被视为左翼共产主义者。然而,在任何“左翼共产主义阅读指南”中列出她的作品,例如《论俄国革命》(The Russian Revolution),都是必要的。此外,保罗·马蒂克(Paul Mattick)曾强烈支持卢森堡和其他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关于 “民族问题” 的论点。
在评估如左翼共产主义这样具有微妙理论差别的意识形态时,可以参考 LeftValues 政治测试,它专注于左翼内部的价值取向,或考虑 9Axes 政治测试 以获取更细致的分析。
批判主流策略:反对议会主义与工会主义
左翼共产主义的一个核心特征是 反对参与与资产阶级有关的组织。
拒绝议会(Parliamentarism)和工会(Unionism)
左翼共产主义者普遍认为参与资产阶级议会和保守工会(conservative unions)只会麻痹工人阶级,无法带来根本变革。他们主张革命者不应加入议会及工会等组织。
- 反对议会斗争: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无法通过改良或议会斗争被推翻,必须通过工人阶级的直接革命行动实现社会主义。他们批评社会民主党(social democrats)和社会改良主义(social reformism),视其为对工人阶级的背叛。列宁在 1920 年发表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Left-Wing” Communism: an Infantile Disorder)中,直接批判了左翼共产主义拒绝议会策略的倾向。列宁认为,完全拒绝议会策略过于教条,在某些情况下议会可以作为宣传平台。
- 反对工会立场: 左翼共产主义者认为工会已被资本主义收编,成为维护现状的工具,工人应该建立独立的斗争组织。赫尔曼·高特曾对列宁的策略提出激进批评,反对欧洲共产主义者在议会和现有工会内工作。列宁则主张在工会内部工作以争取工人。
拒绝民族解放(National Liberation)与坚持国际主义(Internationalism)
左翼共产主义坚持 坚定的国际主义(Intransigent Internationalism),强烈反对民族主义。
他们拒绝支持民族解放运动和 “反帝主义”(anti-imperialism),将这些运动视为民族主义(nationalism)。他们认为,当资产阶级国家之间发生战争时,不应该选边站,坚持“除了阶级战争,没有别的战争”(“no war but class war”)的口号。
赫尔曼·高特曾在 1920 年的《致列宁的公开信》(Open letter to comrade Lenin)中表示,西欧的无产阶级没有盟友。
对“国家资本主义”(State Capitalism)的结构性批判
左翼共产主义者对主流共产主义运动的批评主要集中在组织形式和俄国革命的性质上。他们批评列宁主义的先锋党(vanguard party)模式,认为其导致官僚化并背离了工人阶级的自主性。
苏联体制的本质
左翼共产主义者是最早批判苏联模式的马克思主义派别之一。他们普遍认为,所谓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事实存在的社会主义”(actually existing socialism)(无论是过去的还是现在的)本质上是 国家资本主义(State Capitalism)。
他们认为苏联的经济和政治结构不是社会主义,而是 “国家资本主义”,因为生产资料由官僚控制,而非工人直接管理。例如,博尔迪加等人认为,苏联的官僚体制(bureaucratic apparatus)背叛了无产阶级革命,建立了新的压迫形式。
他们也批评了斯大林(Joseph Stalin)的 “一国社会主义”(Socialism in One Country) 理论,主张只有全球革命(World Revolution)才能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
委员会共产主义(Council Communism)的组织观
德国-荷兰左翼,即委员会共产主义者,强烈反对权力集中于中央集权的国家或党内机构,他们认为这种集中容易导致 “威权主义”(authoritarianism) 和工人阶级的异化。
安东尼·潘涅库克(Anton Pannekoek)的代表作《工人委员会》(Workers’ Councils)描述了工人委员会如何作为工人阶级在斗争中的自我组织权力机关,以及实现推翻资本主义、建立无阶级社会(classless society)的手段。委员会共产主义者主张工人通过工人委员会直接管理社会生产,反对任何形式的官僚或国家控制。
与此不同,博尔迪加主义者虽然反对民主制,但更倾向于 “有机集中制” 的组织概念,作为对民主集中制的一种替代或批判性继承。博尔迪加认为,在党内,意识先于行动,这与他认为的群众和个体层面不同。
历史评价与当代左翼共产主义(Left Communism)的影响
左翼共产主义因其极端的革命纯粹性立场,使其在历史上长期处于边缘化地位,影响力有限。
列宁的批判与“幼稚病”标签
左翼共产主义者在共产国际(Communist International)中被边缘化。列宁在 1920 年 4 月至 5 月撰写了著名的《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Left-Wing” Communism: an Infantile Disorder),对他们完全拒绝议会斗争、反对在反动工会内工作的立场进行了批判。列宁认为,这种观点是 “幼稚病”(infantile disorder)。
这一术语 “超左翼主义”(Ultra-leftism) 也常被用作左翼共产主义的贬义词。然而,许多被指控为“超左翼”的人会争辩说,他们只是单纯的共产主义者,而指控他们的人才不是真正的左翼。
当代发展与组织传承
尽管在 20 世纪中叶,左翼共产主义一度边缘化和衰弱,但其思想在 1968 年法国五月风暴(May 1968)之后再度受到关注。
左翼共产主义的思想影响了后来的许多激进思潮,包括 自治主义马克思主义(Autonomism)、工人主义(Workerism)、情境主义国际(Situationist International) 以及 共产化理论(Communization Theory)。共产化理论主张直接废除国家与资本。
时至今日,仍存在一些左翼共产主义国际组织,它们试图传承并综合德国-荷兰和意大利左翼的政治理念。
现存的主要国际组织包括:
- 国际共产主义潮流(International Communist Current, ICC):反对斯大林主义、毛泽东主义等为国家资本主义,并视托洛茨基主义(Trotskyism)和官方无政府主义为“资本主义政治机构内的左派”。该组织对列宁在其著作《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中提出的一些批评意见表示认同。
- 国际主义共产主义倾向(Internationalist Communist Tendency, ICT):批评托洛茨基(Leon Trotsky)在许多方面的观点是错误的,例如错误地将苏联视为工人国家而非国家资本主义国家。该组织承认自身在批判性地接受了弗拉基米尔·列宁所持有的许多观点。
这些现代组织继续在工人阶级斗争中保持活跃。
如果您对更深层的意识形态分析感兴趣,可以在本站点的各类热门政治价值观意识形态倾向测试中进行探索。若想进一步阅读相关理论文章,欢迎访问我们的官方博客,了解更多关于这些激进政治思潮的详细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