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统马克思主义(Orthodox Marxism)的定义、方法论与历史演进

正统马克思主义(Orthodox Marxism)是卡尔·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逝世后形成的一个重要马克思主义分支,本文将深入解读其核心方法论——辩证法,探讨其在第二国际时期的主要理论主张,以及它在历史发展中面临的各种挑战与反思,帮助您更好地理解政治价值观意识形态倾向测试中的相关概念。

What is Orthodox Marxism?

正统马克思主义(Orthodox Marxism)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这两位著名的政治哲学家、科学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逝世后,在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形成的一个重要思想分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正统马克思主义在以第二国际为代表的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中占据了多数派的官方意识形态地位。

如果您对不同意识形态下的政治价值观倾向感兴趣,可以尝试8Values 政治测试9Axes 政治测试LeftValues 政治测试政治价值观意识形态倾向测试,这些测试旨在帮助用户探索自己的政治立场。本篇文章旨在提供对“正统马克思主义(Orthodox Marxism)”这一重要意识形态的深刻理解。

正统马克思主义(Orthodox Marxism)的起源与特征

正统马克思主义(Orthodox Marxism)由著名理论家卡尔·考茨基(Karl Kautsky)创立。它致力于通过澄清古典马克思主义中的模糊之处,将其政治理论进行编纂和规范化。其主要目标是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奠定的方向,将马克思主义简单化和系统化。

在实际应用中,“正统马克思主义”这个术语有时被用来指代第二国际时代及其之前的早期马克思主义,通常将伯恩施坦(Bernstein)的“修正主义”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等排除在外。

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基础,包括认为物质发展(即生产力中的技术进步)是社会结构、人类社会关系和社会制度(如封建主义、资本主义)变化的唯一动力。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制度会变得矛盾和低效,进而引发某种形式的社会革命来应对日益加剧的矛盾,最终导致新的经济体系出现。

理论正统性的争论与归属

在正统马克思主义一词的原始意义中,“正统”是指运用经济史观及辩证法的方法。然而,这一术语的使用充满争议,列夫·托洛茨基及其追随者、孟什维克派人士乃至布尔什维克派人士都曾把自己视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些人使用“正统马克思主义”一词时带有贬义,并将其与那些被视为对马克思主义的“扭曲”或“曲解”的其他倾向进行对比。

在俄国,最典型的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孟什维克(Mensheviks),被认为是俄国马克思主义的“正统”。俄国马克思主义的鼻祖普列汉诺夫(Georgi Plekhanov)后来也是孟什维克成员。孟什维克在理论上坚持正统马克思主义观点,但被批评不善权变,行为上过份坚持道德自律。

正统马克思主义(Orthodox Marxism)的核心要义:辩证方法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格奥尔格·卢卡奇(Georg Lukács)在其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中,对“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深刻的观点。他认为正统的马克思主义其实就是一种研究方法——辩证法。

方法而非教条

卢卡奇认为,正统马克思主义(Orthodox Marxism)并不意味着对马克思研究结果的无批判接受。它不是对这个或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或释经)。相反,正统性指的仅仅是方法

这是一种科学的信念,即辩证的马克思主义是正确的、科学的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只能按照其创始人所奠定的方向发展、扩大和深化。卢卡奇强调,任何想要克服它或者“改善”它的企图,已经而且必将只能导致肤浅化、平庸化和折中主义。

即使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具体的论点,一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所有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因为正统性在于方法。

唯物主义辩证法与现实的统一

卢卡奇将唯物主义辩证法定义为一种革命的辩证法。为了正确理解其本质,必须从理论与它的对象(客体)的关系中发展出理论的实践本质。只有当意识的产生成为历史过程达到其目的所必须采取的决定性步骤时,只有当理论的历史作用在于使这一步骤成为实际可能时,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才成为可能。

辩证法之所以是革命的方法,是因为它坚持整体的具体统一性。它揭示了孤立的现象、孤立的事实群和单独的专门学科(如经济学、法律等)不过是由资本主义必然产生的假象

如果辩证方法的核心意义被模糊,它就可能被视为一种多余的累赘。伯恩施坦等修正主义者反对辩证方法,因为他们希望建立一种彻底的机会主义理论,即一种没有革命的“进化”理论。卢卡奇指出,摒弃或抹杀辩证法,历史就变得无法理解。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辩证法的核心本质也表达得非常清楚:辩证法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马克思也强调,在研究任何历史科学、社会科学时,应当时刻把握住范畴表现出这个一定社会的定在形式、存在规定。

第二国际时期正统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主张

正统马克思主义(Orthodox Marxism)的理论主张主要围绕经济决定论、阶级斗争和对革命的理解展开。

经济决定论与历史观

正统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单方面地决定社会的文化及政治上层建筑。一些批评者将这种观点视为经济主义(Economic Determinism)思想。尽管古典马克思主义(Classical Marxism)认为经济因素并非唯一决定性的因素,但正统马克思主义倾向于过分强调其重要性。

这一流派认为,思想依赖于社会存在,生产条件独立于人类思想。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描述,正统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历史演进的必然目标和最终结果。存在着一种“历史意志”(类似于绝对唯心主义者所重视的绝对精神),它如同神一样,引领人类一步步走向更高的社会和道德境界,迫使人们按照与其时代物质基础相对应的模式去思想和行动。

在认识论方面,正统马克思主义被认为是以朴素唯物论为基础,主张通过将人视作与其他物质无异的事物来了解历史如何发展。

阶级意识和阶级冲突

正统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利益决定思维模式。身处于资本主义社会的无产阶级必然按照社会主义的方式思考问题,而资产阶级必然按照资本主义的方式思考问题。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指出,正统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是真正的科学,其他所有学说(如古典经济学)都是资产阶级用来捍卫资本主义的工具。

正统马克思主义倾向于无视种族之间和性别之间的冲突,因为他们认为过于关注这些会分散人们对阶级之间的冲突这一真正冲突的注意力。他们坚持认为革命者应该专注于阶级之间的冲突,只有在无产阶级成功消灭其他阶级后,这种不可调和的冲突才会结束。

此外,在对经济的分析中,这一流派认为人手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头,且资本是不会耗损的。他们认为资本家只是像食利者一样榨取金钱。在资本集中化论方面,正统马克思主义认为,在资本主义主导下,财产会集中到越来越少的人手中,最终导致资产阶级生产方式崩溃。

革命与过渡观点

在革命方式上,正统马克思主义强烈反对主张以和平改革方式改善资本主义制度的改良主义,认为推翻资本主义制度是唯一的出路。

正统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必须是多数人的行动,政党等组织只应是辅助性的力量。这与作为列宁主义基础理论之一的先锋队论形成了鲜明对比。

正统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关键观点是,革命者必须等到资本主义制度变得成熟,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和英国)发挥了全部的物质生产力并走到尽头之后, 社会主义才会在世界各地同时出现。因此,他们反对在资本主义制度成熟之前便发动革命。对于不发达的国家,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主张,即使在马克思主义者的领导下,国家仍必须经历一个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以发展生产力。

对正统马克思主义(Orthodox Marxism)的批评与反思

正统马克思主义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面临着来自不同阵营的批评,这些反思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来自马克思主义内部的批评

对教条主义的质疑:

  • 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认为,正统马克思主义因担心偏离马克思的立场而不敢发展古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导致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陷入停滞。她认为马克思的贡献远远超出了实际阶级斗争的直接需要,只有随着运动逐步发展,人们才需要重新到马克思的思想武库里去探索和利用新的部分。
  • 一些马克思主义者批评正统派忽略了对当前资本主义发展的新作品,并将马克思和其时代理论家的著作视为一成不变的圣书。他们认为,这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质。
  • 列宁(Vladimir Lenin)和后来的马克思列宁主义者拒绝正统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时机的观点,认为在俄罗斯等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的国家,必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转向:

  • 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在 20 世纪 20 年代在西欧发展起来的流派,试图使马克思主义变得更加“复杂”、开放和灵活。卢卡奇、卡尔·科尔施、安东尼奥·葛兰西(Antonio Gramsci)和法兰克福学派等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开始审视正统马克思主义领域之外的文化、精神分析学等问题。
  • 法兰克福学派的早期成员本是奉信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科学家,但面对法西斯主义的抬头,他们转向了更具批判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完成了从马克思主义实证科学到批判论的政治转变。

来自资产阶级学者的抨击

奥地利学派的批判:

  • 奥地利学派代表人物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在其著作《社会主义:经济学和社会学分析》中,对正统马克思主义提出了尖锐抨击。他宣称正统马克思主义是教条主义式的、不科学的且无法受到验证的。
  • 米塞斯认为,正统马克思主义的追随者将科学简化为对马克思和恩格斯话语的注解,而证据则来自对这些话语的引用和解释,从而形成了对无产阶级的崇拜。他指出,当修正主义者试图消除马克思思想中最粗劣的错误时,正统马克思主义者把他们视为异端并清除了他们。米塞斯总结道:“修正主义败给了正统学说,自由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没有立足之地”。

方法论上的缺陷:

  • 米塞斯作为历史唯心主义者,强烈反对通过研究物质环境来预测历史发展的方法,认为观念才是主导人类文明的力量。
  • 正统马克思主义也没有区分价值和价格,认为不论产品能以何种价格售出,产品的价值就是生产它所付出的人手劳动所产生的价值。

这些批评与反思极大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后来的复杂化和深化。

意识形态倾向分析与正统马克思主义的遗产

正统马克思主义(Orthodox Marxism)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重要意识形态,其关注点集中在阶级、经济结构和辩证方法上。正统派与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分支(如马克思列宁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在革命路径、理论开放性、以及对社会问题的认识广度(如是否关注种族、性别等议题)上存在显著差异。

在分析意识形态倾向时,理解正统马克思主义对于方法的强调,即“正统”在于辩证法而非结论,有助于避免将马克思主义简单视为一套僵化的公式。

在当今,政治意识形态的多元化和复杂性使得人们更难确定自己的立场。通过8Values 政治测试9Axes 政治测试LeftValues 政治测试,用户可以对比自己的价值观倾向与其他意识形态的契合度,从而深入了解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独特之处。有关此类测试的更多解读和探讨,您可以持续关注本网站的官方博客

原创文章,转载必须注明出处(8values.cc)并附带本文原文链接:

https://8values.cc/blog/orthodox-marxism

目录

9 Mi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