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統馬克思主義(Orthodox Marxism)的定義、方法論與歷史演進
正統馬克思主義(Orthodox Marxism)是卡爾·馬克思和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逝世後形成的一個重要馬克思主義分支,本文將深入解讀其核心方法論——辯證法,探討其在第二國際時期的主要理論主張,以及它在歷史發展中面臨的各種挑戰與反思,幫助您更好地理解政治價值觀意識形態傾向測試中的相關概念。
正統馬克思主義(Orthodox Marxism)是馬克思和恩格斯這兩位著名的政治哲學家、科學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逝世後,在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中形成的一個重要思想分支。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正統馬克思主義在以第二國際為代表的國際社會主義運動中佔據了多數派的官方意識形態地位。
如果您對不同意識形態下的政治價值觀傾向感興趣,可以嘗試8Values 政治測試、 9Axes 政治測試或LeftValues 政治測試等政治價值觀意識形態傾向測試,這些測試旨在幫助用戶探索自己的政治立場。本篇文章旨在提供對“正統馬克思主義(Orthodox Marxism)”這一重要意識形態的深刻理解。
正統馬克思主義(Orthodox Marxism)的起源與特徵
正統馬克思主義(Orthodox Marxism)由著名理論家卡爾·考茨基(Karl Kautsky)創立。它致力於通過澄清古典馬克思主義中的模糊之處,將其政治理論進行編纂和規範化。其主要目標是按照馬克思和恩格斯所奠定的方向,將馬克思主義簡單化和系統化。
在實際應用中,“正統馬克思主義”這個術語有時被用來指代第二國際時代及其之前的早期馬克思主義,通常將伯恩施坦(Bernstein)的“修正主義”馬克思主義和馬克思列寧主義等排除在外。
正統馬克思主義的哲學理論基礎,包括認為物質發展(即生產力中的技術進步)是社會結構、人類社會關係和社會制度(如封建主義、資本主義)變化的唯一動力。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原有的製度會變得矛盾和低效,進而引發某種形式的社會革命來應對日益加劇的矛盾,最終導致新的經濟體係出現。
理論正統性的爭論與歸屬
在正統馬克思主義一詞的原始意義中,“正統”是指運用經濟史觀及辯證法的方法。然而,這一術語的使用充滿爭議,列夫·托洛茨基及其追隨者、孟什維克派人士乃至布爾什維克派人士都曾把自己視為正統的馬克思主義者。一些人使用“正統馬克思主義”一詞時帶有貶義,並將其與那些被視為對馬克思主義的“扭曲”或“曲解”的其他傾向進行對比。
在俄國,最典型的社會民主主義政黨——孟什維克(Mensheviks),被認為是俄國馬克思主義的“正統”。俄國馬克思主義的鼻祖普列漢諾夫(Georgi Plekhanov)後來也是孟什維克成員。孟什維克在理論上堅持正統馬克思主義觀點,但被批評不善權變,行為上過份堅持道德自律。
正統馬克思主義(Orthodox Marxism)的核心要義:辯證方法論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奠基人之一格奧爾格·盧卡奇(Georg Lukács)在其著作《歷史與階級意識》中,對“什麼是正統的馬克思主義”提出了深刻的觀點。他認為正統的馬克思主義其實就是一種研究方法——辯證法。
方法而非教條
盧卡奇認為,正統馬克思主義(Orthodox Marxism)並不意味著對馬克思研究結果的無批判接受。它不是對這個或那個論點的“信仰”,也不是對某本“聖”書的註解(或釋經)。相反,正統性指的僅僅是方法。
這是一種科學的信念,即辯證的馬克思主義是正確的、科學的研究方法,這種方法只能按照其創始人所奠定的方向發展、擴大和深化。盧卡奇強調,任何想要克服它或者“改善”它的企圖,已經而且必將只能導致膚淺化、平庸化和折中主義。
即使新的研究完全駁倒了馬克思的每一個具體的論點,一個嚴肅的“正統”馬克思主義者仍然可以毫無保留地接受所有新結論,放棄馬克思的全部論點,而無須片刻放棄他的馬克思主義正統,因為正統性在於方法。
唯物主義辯證法與現實的統一
盧卡奇將唯物主義辯證法定義為一種革命的辯證法。為了正確理解其本質,必須從理論與它的對象(客體)的關係中發展出理論的實踐本質。只有當意識的產生成為歷史過程達到其目的所必須採取的決定性步驟時,只有當理論的歷史作用在於使這一步驟成為實際可能時,理論和實踐的統一才成為可能。
辯證法之所以是革命的方法,是因為它堅持整體的具體統一性。它揭示了孤立的現象、孤立的事實群和單獨的專門學科(如經濟學、法律等)不過是由資本主義必然產生的假象。
如果辯證方法的核心意義被模糊,它就可能被視為一種多餘的累贅。伯恩施坦等修正主義者反對辯證方法,因為他們希望建立一種徹底的機會主義理論,即一種沒有革命的“進化”理論。盧卡奇指出,摒棄或抹殺辯證法,歷史就變得無法理解。
馬克思和恩格斯關於辯證法的核心本質也表達得非常清楚:辯證法歸結為關於外部世界和人類思維的運動的一般規律的科學,這兩個系列的規律在本質上是同一的。馬克思也強調,在研究任何歷史科學、社會科學時,應當時刻把握住範疇表現出這個一定社會的定在形式、存在規定。
第二國際時期正統馬克思主義的主要理論主張
正統馬克思主義(Orthodox Marxism)的理論主張主要圍繞經濟決定論、階級鬥爭和對革命的理解展開。
經濟決定論與歷史觀
正統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基礎單方面地決定社會的文化及政治上層建築。一些批評者將這種觀點視為經濟主義( Economic Determinism )思想。儘管古典馬克思主義(Classical Marxism)認為經濟因素並非唯一決定性的因素,但正統馬克思主義傾向於過分強調其重要性。
這一流派認為,思想依賴於社會存在,生產條件獨立於人類思想。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描述,正統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主義是歷史演進的必然目標和最終結果。存在著一種“歷史意志”(類似於絕對唯心主義者所重視的絕對精神),它如同神一樣,引領人類一步步走向更高的社會和道德境界,迫使人們按照與其時代物質基礎相對應的模式去思想和行動。
在認識論方面,正統馬克思主義被認為是以樸素唯物論為基礎,主張通過將人視作與其他物質無異的事物來了解歷史如何發展。
階級意識和階級衝突
正統馬克思主義認為階級利益決定思維模式。身處於資本主義社會的無產階級必然按照社會主義的方式思考問題,而資產階級必然按照資本主義的方式思考問題。路德維希·馮·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指出,正統馬克思主義認為只有馬克思主義才是真正的科學,其他所有學說(如古典經濟學)都是資產階級用來捍衛資本主義的工具。
正統馬克思主義傾向於無視種族之間和性別之間的衝突,因為他們認為過於關注這些會分散人們對階級之間的衝突這一真正衝突的注意力。他們堅持認為革命者應該專注於階級之間的衝突,只有在無產階級成功消滅其他階級後,這種不可調和的衝突才會結束。
此外,在對經濟的分析中,這一流派認為人手勞動是價值的唯一源頭,且資本是不會耗損的。他們認為資本家只是像食利者一樣榨取金錢。在資本集中化論方面,正統馬克思主義認為,在資本主義主導下,財產會集中到越來越少的人手中,最終導致資產階級生產方式崩潰。
革命與過渡觀點
在革命方式上,正統馬克思主義強烈反對主張以和平改革方式改善資本主義制度的改良主義,認為推翻資本主義制度是唯一的出路。
正統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主義革命必須是多數人的行動,政黨等組織只應是輔助性的力量。這與作為列寧主義基礎理論之一的先鋒隊論形成了鮮明對比。
正統馬克思主義的一個關鍵觀點是,革命者必須等到資本主義制度變得成熟,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如美國和英國)發揮了全部的物質生產力並走到盡頭之後, 社會主義才會在世界各地同時出現。因此,他們反對在資本主義制度成熟之前便發動革命。對於不發達的國家,正統馬克思主義者主張,即使在馬克思主義者的領導下,國家仍必須經歷一個資本主義發展階段以發展生產力。
對正統馬克思主義(Orthodox Marxism)的批評與反思
正統馬克思主義在理論和實踐上都面臨著來自不同陣營的批評,這些反思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理論的進一步發展。
來自馬克思主義內部的批評
對教條主義的質疑:
- 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認為,正統馬克思主義因擔心偏離馬克思的立場而不敢發展古典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導致馬克思主義的發展陷入停滯。她認為馬克思的貢獻遠遠超出了實際階級鬥爭的直接需要,只有隨著運動逐步發展,人們才需要重新到馬克思的思想武庫裡去探索和利用新的部分。
- 一些馬克思主義者批評正統派忽略了對當前資本主義發展的新作品,並將馬克思和其時代理論家的著作視為一成不變的聖書。他們認為,這違背了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質。
- 列寧(Vladimir Lenin)和後來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拒絕正統馬克思主義關於革命時機的觀點,認為在俄羅斯等資產階級力量弱小的國家,必須由無產階級來領導資產階級民主革命。
西方馬克思主義的轉向:
- 西方馬克思主義,特別是在20 世紀20 年代在西歐發展起來的流派,試圖使馬克思主義變得更加“複雜”、開放和靈活。盧卡奇、卡爾·科爾施、安東尼奧·葛蘭西(Antonio Gramsci)和法蘭克福學派等西方馬克思主義者,開始審視正統馬克思主義領域之外的文化、精神分析學等問題。
- 法蘭克福學派的早期成員本是奉信正統馬克思主義的社會科學家,但面對法西斯主義的抬頭,他們轉向了更具批判性和消極性的方法,完成了從馬克思主義實證科學到批判論的政治轉變。
來自資產階級學者的抨擊
奧地利學派的批判:
- 奧地利學派代表人物路德維希·馮·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在其著作《社會主義:經濟學和社會學分析》中,對正統馬克思主義提出了尖銳抨擊。他宣稱正統馬克思主義是教條主義式的、不科學的且無法受到驗證的。
- 米塞斯認為,正統馬克思主義的追隨者將科學簡化為對馬克思和恩格斯話語的註解,而證據則來自對這些話語的引用和解釋,從而形成了對無產階級的崇拜。他指出,當修正主義者試圖消除馬克思思想中最粗劣的錯誤時,正統馬克思主義者把他們視為異端並清除了他們。米塞斯總結道:“修正主義敗給了正統學說,自由思想在馬克思主義中沒有立足之地”。
方法論上的缺陷:
- 米塞斯作為歷史唯心主義者,強烈反對通過研究物質環境來預測歷史發展的方法,認為觀念才是主導人類文明的力量。
- 正統馬克思主義也沒有區分價值和價格,認為不論產品能以何種價格售出,產品的價值就是生產它所付出的人手勞動所產生的價值。
這些批評與反思極大地推動了馬克思主義理論在後來的複雜化和深化。
意識形態傾向分析與正統馬克思主義的遺產
正統馬克思主義(Orthodox Marxism)作為特定歷史時期的重要意識形態,其關注點集中在階級、經濟結構和辯證方法上。正統派與後來的馬克思主義分支(如馬克思列寧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在革命路徑、理論開放性、以及對社會問題的認識廣度(如是否關注種族、性別等議題)上存在顯著差異。
在分析意識形態傾向時,理解正統馬克思主義對於方法的強調,即“正統”在於辯證法而非結論,有助於避免將馬克思主義簡單視為一套僵化的公式。
在當今,政治意識形態的多元化和復雜性使得人們更難確定自己的立場。通過8Values 政治測試、 9Axes 政治測試或LeftValues 政治測試,用戶可以對比自己的價值觀傾向與其他意識形態的契合度,從而深入了解正統馬克思主義的獨特之處。有關此類測試的更多解讀和探討,您可以持續關注本網站的官方博客。
